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合肥启动幼小衔接实施方案,蜀山区部分幼儿园小学今秋试点
一年级上学期重点帮孩子适应入学
  幼儿园开始教拼音和加减法;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离园全天上幼小衔接课;小学一年级开学没有过渡期直接进入小学教学……今后,这些行为都要被纠正并加以惩罚。近日,合肥市教育局出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对幼儿园与小学如何衔接加以明确。据悉,蜀山区部分幼儿园小学率先试点,202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
  幼儿园怎么做?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做准备
  据介绍,此次出台《方案》的目的就是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方案》要求,幼儿园期间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要把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
  幼儿园和小学还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及意见建议,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多种家园(校)沟通方式,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园(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小学怎么做?一年级上学期重点帮学生适应
  小学要实施入学适应教育。现在进入小学往往直接开始拼音、数学教学,一些孩子如果没有提前学习,会出现跟不上班的情况。因此,入学适应教育要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
  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实施国家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为了让小学幼儿园能有效衔接,合肥将鼓励区域内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交流。同时,加强业务指导,不断增强教师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
  培训机构怎么做?不允许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培训
  现在一些家长会让孩子在大班下学期就离开幼儿园,去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课,这种情况今后要被严惩。
  根据规定,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不得举办学前班。幼儿园出现大班幼儿流失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
  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线索,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园长、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
  什么时候实施?今秋蜀山试点,明年全面推行
  按照《方案》推进安排,蜀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遴选6所幼儿园、2所小学作为省级试点园(校),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先行试点推进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其他县(市)区以区域内园校结对形式,探索建立试点园校深度合作机制,试点园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试点校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202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晓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