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别让电瓶车变成“流动的火球”
  7月18日,一辆行驶中的电动自行车在杭州西湖景区玉皇山庄附近突然起火,爆燃成大火球,车上一对父女被严重烧伤。记者19日从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专项检查行动。(本报今日A05版)
  相关视频还原了涉事电瓶车爆燃经过,事发突然、爆燃迅速以及火势之大,让人感到惊恐。虽然之前有电瓶车充电时爆燃,在电梯里等场所也发生过爆燃,但骑行途中发生爆燃似乎尚无报道。
  伤者伤势让人牵挂。其中,伤者中的父亲全身95%烧伤,还存在爆震伤、颅脑损伤,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而其女儿小小年龄,医院已经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甚至还曝出女孩或终生插管,更让人担忧。另外,现场灭火救人、积极捐款的热心人令人感动。
  也就是说,上述多种因素让这起事件成为焦点。希望在舆论关注及积极救助下,伤者能脱离生命危险,病情能不断好转。与此同时,涉事电瓶车为何在骑行中爆燃,公众也期待答案。因为电瓶车是不少人的交通工具,当这种工具在多种状态下发生爆燃,难道说其爆燃无处不在?
  如今,从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到一些地方制度规定,已明确禁止电瓶车上楼停放和上楼充电等,这有助于减少电瓶车爆燃事故。但现有相关制度不可能禁止电瓶车上路行驶。当电瓶车出现骑行中爆燃,意味着存在更多不确定性,防止其爆燃似乎更难。
  据烧伤女孩妈妈介绍,爆燃电动车不是杂牌电动车,是在一家品牌电动车的门店购买,电池也是在门店更换。按照这种说法,涉事电瓶车似乎不应该发生爆燃伤人。如果品牌电动车在门店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仍然发生爆燃,更让人对电瓶车的安全性产生怀疑。该怎样消除这种疑虑?
  杭州发生这个事件,并不意味着问题电瓶车只存在于杭州。多数电瓶车厂商尤其是品牌厂商都面向全国销售,其他地方的电瓶车是否都合格、安全?特别是中小城市、城乡接合部、乡镇销售的电瓶车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要求,有关方面应通过大检查给出答案。
  希望杭州这个事件,能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电瓶车质量标准、加强流通监管的重要契机。当然,不仅要根据专项检查结果采取进一步行动,也需要通过对该事故进行剖析找准爆燃原因来完善监管。显然,不光是公众想知道该电瓶车骑行中爆燃原因,查明原因对伤者也是交代。□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