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扫码骑车,咋就买了保险?
蒙城一居民接连被扣款后以为是诈骗,向警方求助;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约谈涉事商家
  “我车子没敢骑,保险花了不少钱。”近日,亳州蒙城的张先生说起自己在一个名为“悟空保”平台的参保经历,觉得莫名其妙,既无奈又生气。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得知,张先生在扫共享单车时,莫名参加了“悟空保”,还被扣了好几笔费用。7月20日,张先生以为遇到了诈骗,向派出所反映后,“悟空保”平台很快就把部分钱退了。接到张先生反映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约谈了涉事商家。
  反映微信莫名被扣款,一查竟买了保险
  张先生今年50多岁。7月19日和20日,张先生的微信接连被扣钱。查看账单,他发现19日10点20分、20日9点40分分别被扣款141元、201.8元。扣费项目为“微信支付自动续费”,左上角显示有“悟空保”三个字,备注为“你的悟空保账号(张先生的手机号)扣费成功”。“啥是悟空保,都没听说过。”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第一反应是去派出所。
  “他们(民警)帮我打通了客服电话,我才知道自己买了保险。”张先生说,客服回应扣款是相应的保费。“我根本不需要参保,也没买过这个险。”张先生思前想后,回忆此前扫共享单车时,曾看到过“悟空保”三个字。
  “扫第一辆时,出来的是‘悟空保’,我以为有问题,扫了第二辆还是。”张先生回忆,那天他在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门口扫共享单车,发现和平常弹出的页面不同,因此“没敢骑,喊家人来接”。
  质疑扣费时莫名其妙,退费时稀里糊涂
  张先生究竟是如何参保的?他认为弹出的页面明显是误导,自己是莫名其妙“被参保”。张先生告诉记者,当天扫共享单车二维码,弹出来一个页面,显示“1元升级”,提示要填入个人信息。张先生以为是共享单车更新的页面,填入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随后跳转到“悟空保”的广告页面。
  张先生说,过了十来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内容大概是买保险。“我明确说了不要保险,电话直接挂了。”此后,张先生又陆续收到几条来自“悟空保”的客服短信。他以为是诈骗,没有理睬并直接删除,直到7月19日发现异常扣款。
  没看到保单,也没人告知这个保险具体保障范围,让张先生没想到的是,退款出乎意料快。20号上午到派出所反映问题,回到家就收到了退款。”张先生微信截图显示,当天有三笔退款,分别是141元、70.63元、131.17元。“这些退款怎么算出来的,是否都退完了,3个客服给了我3个说法。”张先生说,一个客服说保险一部分生效了,生效的不退;一个客服说我在他们家买了两份保险,另一份是其他家的,没办法退;最后一个客服又说刷了三笔,退三笔钱。
  难道还有其他扣款?张先生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了此事。“工作人员帮我看了,说我从5月份就有这个软件的扣款,1元、10元、200多元不等,都是自动从零钱扣款。”那为何没有及时发现参保和扣款呢?张先生表示,一开始是小额的,平常花零钱的地方很多,用得频繁,也就没有在意。
  “现在微信不敢放钱了,也让人帮我关闭了自动扣款,希望给大家提个醒。”对于这件事,张先生觉得,骑车就是骑车,怎么能和弹出来的保险广告混在一起?“莫名其妙买了保险,又稀里糊涂退款,这不是钱的问题,希望政府以后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保障我们的权益。”
  回应通知客户没回应,最后会直接扣费
  公开信息显示,悟空保是北京悟空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保险定制平台,主营业务包括寿险、车险、场景险定制等。
  7月22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以张先生家属身份联系了“悟空保”客服。当记者问及收到弹窗广告或因误导投保时怎么办,客服表示“不太清楚”,保险公司在平台和各种渠道发放的广告太多,客户很有可能因看错而选择投保,但“悟空保”只是一个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
  针对张先生的遭遇,客服回复称,今年5月19日,张先生开通的是“首月1元,保障一年”的泰康人寿公司百万医疗险和华泰财产公司的综合意外险,并同时开通了微信自动付款功能,产生了后来的自动扣费,而保单可在微信查询。
  对于如何通知客户确认扣费,客服解释称,一般会通过短信通知,如果客户没有回应,最后会直接扣费。如果想退保退费,客服可以关闭客户的自动扣费程序,退费时收取35%手续费,费用在3至5个工作日内返还,后续不会再扣除任何费用。
  调查莫名参保非个例,“1元”背后不简单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除扫码骑单车外,租借充电宝、电单车扫码充电、停车场缴费扫码等环节,均有投诉在没看清或被误导的情况下投保了“悟空保”。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有关“悟空保”的投诉有两千多条,投诉表述多与“不知情扣费”“恶意投保”“自动扣费”有关。不少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投保服务,要求退款。针对消费者的投诉,“悟空保”客服回应消费者是参与了“首月1元”的相关保险体验服务,自愿投保。
  记者注意到,所谓的“1元”背后,并不简单。客服在介绍张先生投保的保险时称,两款保险产品分12期交费,第一个月都按照1元钱的优惠价格扣费,从第二个月开始按照正常的月保费来收取,收取标准按照被保险人的性别、年龄、有无社保来测算。张先生之前提到的扣费141元和201.8元,分别是华泰综合意外险和泰康百万医疗险的月保费。
  部门接到居民反映后,已约谈涉事商家
  “接到张先生的反映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7月27日下午,蒙城县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实地调查,发现使用微信扫青桔、蜜蜂等三款共享单车时,均出现了“悟空保”投保页面。
  “我们约谈了涉及的三个商家,要求对页面进行整改。”该负责人表示,主要是针对客户扫码骑车时,投保广告页面过大,骑行选择不明显,可能存在误导,要求提高程序使用的舒适度。
  “当地负责运营的商家也将向总部反映,确保不会有误导。”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调查情况来看,出现此类投诉的群体一般是中老年人。
  方柠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