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现身合肥
  本报讯记者7月27日从安徽大学张保卫研究组获悉,今年7月22日,在合肥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研究组师生在庐江黄陂湖调查时发现四只堪称“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据了解,青头潜鸭为全球极危物种,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研究组参与调查人员告诉记者,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头较大,雄鸟头和颈黑色,并且具绿色光泽,虹膜白色。该鸟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但是近年来,由于其栖息地萎缩或消失等原因,青头潜鸭在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全球个体数量不超过1000只,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CR),而研究组此次在夏季一次性发现四只,实属罕见。“青头潜鸭主要繁殖于北方地区,理论上夏季是不会出现在合肥境内,此次发现让我们十分激动。”该组研究生张财文说。
  据介绍,青头潜鸭主要栖息在山区森林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对栖息环境要求非常高,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标生物”。让人欣喜的是,此次调查中除了4只青头潜鸭外,还发现了7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青头潜鸭、棉凫等国家级珍稀保护鸟类的发现,说明了合肥市有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张财文介绍:“在黄陂湖发现多只青头潜鸭,表明合肥市的湖泊环境很适合该物种生存和繁殖,同时推测黄陂湖内还存有一定数量的幼鸟。”
  由于青头潜鸭、棉凫生性机警,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周围的干扰因素,以保证它们的栖息地不受影响。调查人员表示,会继续关注青头潜鸭等鸟类的栖息和繁殖情况以及黄陂湖内的自然环境,并协助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计划,为青头潜鸭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此生存繁衍保驾护航。方莹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