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和丈夫卖掉婚房揪心一年终安定
  去年上半年卖掉婚房,经历两次摇号未中后,今年7月在经开人物陈倩(化名)区买了一套改善型住房
  如果要盘点这一年来最糟心的事,“买房”一定是陈倩(化名)黑名单上榜首。作为一名“刚改”(即改善型刚需),去年上半年,陈倩卖掉手中唯一住房,准备在经开区置换一套改善型住宅。然而,看着房价一路上涨,手里的钱能够支付的首付比例越来越小,陈倩心急如焚。“新政八条”实行后,陈倩连续参与了两轮“打新”,都没有中。最终,她以五成首付加上组合贷,按揭购买了经开区一处楼盘洋房。“痛苦一年,买房三分钟,跟买白菜似的。”买完房后,陈倩终于可以松口气。
  卖掉婚房,准备置换
  陈倩与丈夫都是“80后”,在合肥某政府部门工作。二宝出生后,去年上半年,陈倩卖掉婚房,准备置换一套大点的房子,供一家四口居住。“卖房拿到了140万现金,准备用作首付,然后组合贷按揭买一套。”不过,美好愿景还没开始,痛苦已经到来。陈倩自嘲是毫无购房经验,踩错了节点。
  考虑到孩子上学,加上工作单位离经开区不远,因此陈倩将选房重点放在了经开区。“既然是改善,肯定希望比原来的房子好一点,不然换房就没有意义了。”陈倩说,经开区新楼盘不多,她一开始看的主要是二手学区房,但自从去年下半年以后,经开区二手房涨价幅度较大,“看上的‘学区房’全都涨了,一套房要三四百万,甚至500万朝上。”
  陈倩的购房节奏一下子被打乱,“拿着140万不知道怎么办。学区房买不起,新房要全款,真的是一点活路都不给我们留啊……”陈倩的新年都没有过好。租房居住的她,一直忧心该如何给孩子们买个“家”。
  两次摇号,都没摇中
  今年4月6日“新政八条”实行后,陈倩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因为她心仪的一处经开区楼盘离工作单位较近,且单价与总价都不高。“有200万以内的房源。”陈倩兴冲冲地准备着资料与资金,去登记摇号。不过,结果出来后,她被泼了一盆冷水,“没有摇上,气得难受”。
  5月份,滨湖某楼盘开始登记摇号,但陈倩的购房资格当时被前一楼盘锁住,无法再登记,而她也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实力参与。“要准备210万首付,我这钱还差得远。”不过,陈倩没有完全放弃,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有购房资格的其他家人登记摇号。家人没能被幸运女神眷顾。“之前买房靠实力,现在要实力加运气。”
  在两摇不中的情况下,陈倩甚至还一度相信“摇号有黑幕”“‘中介’收钱包摇中”的说法。“有中介说收90万号头费,能直签滨湖某热盘,我打电话联系过了,说可以先签购房合同再收费。”不过,陈倩还是被理智的朋友们拉回了现实,没有把钱拿去打水漂。
  痛苦一年,终于安心
  在积极登记摇号“打新”的同时,陈倩也在不断看二手房。在“新政八条”实行后,陈倩发现自己所看的二手房区域因为限购,价格确实有些回落,但仍比2020年上半年高出一大截,超出了她的接受能力。
  今年7月,最终几经考虑之后,陈倩在经开区选了合适的楼盘。“这房总价不高,不用摇号,不限制首付,还可以组合贷。”陈倩仿佛捡到了“宝”,连样板房都没有看上,直接签了合同。“痛苦一年,买房三分钟,跟买白菜一样。中午看房,下午通知我交钱。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晕晕乎乎从售楼部出来了。”
  买房结束,压在心中一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陈倩才感觉自己的生活回归了正常。“我买房又不是为了投资,是考虑上学工作方便,自住用的,这样压力小一点,之前的房子当首付,再贷些款,生活过得轻松点不好吗?”陈倩还透露,曾与她一同“打新”的一名同事,也追随她的脚步,放弃摇号,与她购买了相同楼盘,两人既做同事,也做了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