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跑得快学得好,还热心公益
安庆励志女孩余馨月656分圆梦北大,学成想当老师教书育人
  “刚上高中的时候就想考北大,现在终于实现了。”对安庆女孩余馨月而言,生活的困难成为激励她成长的能量。她的心里惦记着母亲零点后轻声的脚步,牵挂着父亲的老胃病,想着班里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感激老师的鼓励。圆梦北京大学,她期待着,将来做一名大学老师,教书育人。
  高考一朝圆梦
  “恭喜你,考了656的高分!”安庆女孩余馨月收到的第一个祝贺,是班主任林松华的电话。正在烧饭的母亲听到消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激动地给亲戚们挨个打电话。
  忐忑的等待后,是圆梦北京大学的喜悦。“亲爱的2021级本科新生们,告别了人生中重要的三年时光,我们将在燕园与你初见。”手捧着以京师大学堂牌匾居中的“北大红”通知书,余馨月满脸笑容,自信而阳光。
  这一刻,余馨月期待已久。“进入高一,我就给自己立了目标,考北大的中文系。”余馨月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去年暑假,老师还帮她争取到了北大线上夏令营的名额,白天看学校的专业介绍,晚上和北大的学姐们讨论交流,收获很大。
  还有半个多月就要到校报到,虽然与向往的北大中文系失之交臂,但余馨月表示,“我对语言都感兴趣,也很喜欢英语”。
  生活一种激励
  成绩的背后,是一个女孩子坚强的身影。余馨月的家,在安庆市潜山市王河镇的一个村子里。“一栋毛坯小楼房,基本没怎么装修,空空的,也没什么家具,楼梯连扶手都没有。”因住得比较偏远,林老师开车找了很久才找到她家,他向记者回忆起当时去她家看到的情景。
  余馨月的爷爷患有肺癌,之前做过多次手术,花了不少钱,今年身体越发不如从前。奶奶有多年的糖尿病,眼睛已基本看不见了。家中的收入来源,是父亲一天工作12个小时,在外织布做零工赚的钱,和承包出去的一亩地承包费。
  母亲程满红之前也做织布的工作。余馨月上中学后,她开始在学校旁的出租屋陪读,白天的行程像陀螺般“旋转”:早上5点准时起床做早饭,收拾屋子;之后骑40多分钟的摩托车,赶回村里照顾七十多岁的公婆;给两位老人打扫屋子做好饭,再赶到同村的父母家,照顾八十多岁的老父亲。
  学习一股狠劲
  生活艰难,却磨砺意志。早上5点半起床,余馨月快速洗漱一下去学校背书,“她成绩很好,放学学到最晚走的,总有她。”林老师印象中的余馨月,总是在跟时间赛跑,学习上有一股“狠”劲,不错过任何能用来看书的时间。每次吃饭,余馨月只花1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都挤出来回教室看书。晚上10点20分结束晚自习,她还要在家学到12点后才睡。
  余馨月对历史和语言感兴趣,家中的历史小说和中外名著是她闲暇时的最爱,《三国演义》《简·爱》和《飘》这样的经典读了一遍又一遍。“我小时候就想当作家,想写严肃作品。”对语言的热爱,激励着她认真学习,并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大学的中文系。她也会从网上找一些经典英文电影,跟着后面练习英语口语。
  作为学霸,高中三年,余馨月都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也是班里的三好学生。高三的两次模拟考,她捧回了两个潜山市文科第一。她还是潜山市第六届“读书达人”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在“歌颂天柱山”征文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连续三年,她获得了野寨中学的“能改”奖学金、“启航”奖学金和“浦江”奖学金。
  公益一直坚持
  除了成绩稳,余馨月跑得也很快。高一和高三的运动会中,她在女子800米、班级接力赛都取得了第一名。“我自己觉得还挺厉害的,至少在学校里还是不错的。”余馨月憨笑着说。
  课堂外,余馨月有时间会参加公益活动。高二时,她跟着社团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陪他们说说话,打扫卫生和端茶洗碗。“有位老人知道女儿要来,一个月前就开始天天念叨,聊最多的也是女儿的成就。”她说通过这次经历,“感受到老人孤独中的乐观”,坚定了她参加公益活动的决心。
  之后,余馨月主动参与了义务清扫街道。“我很喜欢这种活动,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参加。”余馨月说,她最喜欢的是环保类的活动,希望以后可以加入一些环保组织。
  成长一路感恩
  “高三最后一次考试,她考得不是很理想,回来就哭,我看着难受也哭了,她马上就来安慰我。”在母亲程满红的眼中,女儿学习自觉,偶尔考试失利很自责,会躲在房间偷偷抹眼泪,但看到她在门外,便赶紧擦干眼泪,反过来安慰她。“她很懂事,不乱花钱,衣服也是有什么穿什么。”程满红心疼地说。
  生活虽艰难,却感恩有温暖和关爱。“我觉得母亲像个‘超人’。”余馨月感慨,很多个夜晚的零点以后,她都能听到客厅轻轻的脚步声,这样的日子重复了三年多。“我睡眠浅,一有动静就醒。开始我不知道,后来才明白,妈妈总是特意等我房间灯关了、我睡着了才睡的。”
  在余馨月的记忆里,父亲表达情感不多,嘱咐她最多的是注意身体,考好的时候为她高兴。初中时,父亲专门洗车修车,总是清晨五六点匆忙出门,有时晚上赶不回来,常胃疼得厉害。“他店里有监控,那个时候半夜一点多了,我爸刚忙完,一个人在吃泡面。”她看到这一幕很心疼,更下定决心要用优异的表现回报父母。
  高三上学期,林老师去家访,想把这一年的助学金评给余馨月,“她不要,说自己去年有补助了,今年的机会一定要给班里其他困难的同学。”
  理想一份回报
  高三学习紧张,再加上考北大的念头一直都在,余馨月的心理包袱重,一段时间成绩波动大。林老师曾多次开导她不要有太大压力,相信一定会稳定发挥。
  “很感谢老师,这么信任我。当时参加北大夏令营和自主招生的名额都是他帮忙争取的。”余馨月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激,她说这次的录取结果,是给林老师最好的礼物。
  现在,余馨月打算在暑假期间拿到驾照,同时做好每天的日常计划,为大学生活做好准备。她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可以按照安排和计划来展开,充实度过每一天。
  “我还是喜欢过稳定自律的生活,想在大学里认真做学问,将来当大学老师。”
  方柠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