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4版
发布日期:
借读重点高中居间人赔了20余万
  本报讯随着中考成绩的陆续公布,不少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会选择给孩子办借读,而一些不法之徒则利用家长的焦急心理进行诈骗,声称能帮人到知名高中借读,趁机骗取他人钱财。6月7日,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被告人张某提起公诉。
  现年62岁的张某,曾在一校办工厂担任过管理人员。因犯诈骗罪,于2020年7月15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6个月。没想到,公安机关经缜密侦查,又将他一年前另一件犯罪事实给查了出来。
  2019年5月底,被害人卢某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张某,张某自称是合肥市教育局领导,双方加了微信。当年8月,卢某朋友张某某称其朋友家的孩子小哲想从淮南高二借读到合肥市八中上学。得知此消息,卢某便想到张某可以帮上忙。果然,张某听后满口答应,说他认识八中的一位副校长,肯定能办成此事,但需要6万元经费。卢某认为这也是一个发财机会,便加了2万元,向朋友张某某称要8万元经费,不久对方就转来8.3万元。卢某收钱后即转给张某6万元。张某收钱后承诺在当年国庆节前办成此事。结果到了约定时间,事情还是没结果。卢某多次催问,张某却以各种理由推脱。
  令卢某没想到的是,自己没帮朋友办成事,其爱人也着了张某的“道”,她见卢某帮人介绍学生转学,可以从中挣点外快,便表示自己同事们家也有学生想借读到合肥七、八、十中,让卢某找张某帮忙。于是,卢某在2019年10月至12月期间,请张某分别帮爱人同事的3个孩子办理借读;同时,卢某还分别收取了3名学生家长共计20万元,后转给张某16万元,4万元落入了自己的口袋。
  让卢某想不到的是,2020年1月18日前后,当卢某再联系张某时,发现其人间蒸发,根本联系不上。无奈之下,他只好自掏腰包把之前收取家长们的经费退还了。2020年7月,卢某终于等来了张某一条信息。张某称之前拜托的几件事,因为受到合肥市某一位市领导的牵连,没办成,钱也被其挪去买基金了,无法归还。卢某得知后叫苦不迭。
  据查,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张某虚构其系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以可以帮助解决学生择校借读为由,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26.5万元。 黄河
  编后
  孩子上学是家长们最揪心的事,作业、考试、升学,经年累月纠结不休;而暑期则是校长们最难熬的时光,主管部门、亲戚、朋友中,总会有人打电话甚或找上门来,请求帮人择校、转学、借读。这些都已成了不争的社会现实。所以,文中的张某虽以虚构之事,行诈骗之实,但这决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门道。张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是罪有应得,那么,暗箱操作的渠道是否真的堵住了?答案是: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