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多位家长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投诉,称国家“双减政策”出台之后,鲸鱼小班培训机构至今未能退还费用。记者采访了解到,关于鲸
鱼小班退费的家长维权群有约一千人,每人未退费用在上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目前鲸鱼小班给出的解决方案为:将已购课时兑换为新课或者与其他培训机构置换培训包等。对此,家长不予认可,并担心公司“跑路”。8月16日,鲸鱼小班公关部人员称,该公司缩减了办公地点和人员规模进行转型,并称北京市教委已就此成立专项小组。
投诉:申请退费迟迟不到账
“我当时购买课程的时候,对方说上不完的课程包可退课,谁知道现在退不了。”月中旬,合肥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其于今年4月6日购买了鲸鱼小班一对二外教课GK、G1、G2共300课时,报名时有约定未开课时可全额退款。2021年5月,陈女士开课30课包,至今上了13节课。
陈女士告诉记者,因自家孩子未满6周岁,受“双减政策”影响,其于8月1日提出未开课包270课时全额退款申请,8月9日才收到客服的回复电话。被告知以下三种不退款的可替代方案:已购课时不受“双减政策”影响,可按照原有方式上完;将已购课时兑换为鲸鱼新课;将已购课时兑换为鲸鱼与其他机构洽谈的课包。
“现在已开的课程都不能按时上,而且他们开的新课针对6~12岁学员,我家孩子是学龄前,不适合。”陈女士坦言,客服提出的解决方案,她没办法接受,而辅导机构提出的洽谈的其他教育机构均为国家“双减政策”实施范畴,学龄前群体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在拒绝客服提供的不退课替代方案后,8月9日,陈女士按照客服要求提供了退款银行卡相关信息,询问接下来的退费流程,被告知首先要将未开课时换算成退费金额,在鲸鱼学堂的app钱包中显示,这步操作需要15个工作日,之后等待财务打款,不提供时限。在其近十次催促下,8月10日退费余额终于在app钱包中显示,但客服依然表示何时退费到银行卡还不能确定。
调查:近千人维权要求退费
“去年给孩子报的名,当时花了1.2万元,但是鲸鱼小班的老师说我孩子的基础不扎实,需要先上基础班,才能上之前报的班,所以1.2万元的这个课程到今年还没有上完。”月中旬,正在申请退费的汪女士告诉记者。今年7月底,汪女士便找到当时接待她的班管办理退费,第二天被告知大概七天左右退还剩余的学费。
此后汪女士在鲸鱼小班app上也看到相应的退费金额,但是不能立即提现到银行卡,“当时班管回复我说大概需要7天才能退回,快接近7天的时候,班管说大概还要等7~15个工作日就退了,现在还是没有退回。”汪女士称,自己还剩下30个课时共4940元未退回。
8月9日,汪女士进入了鲸鱼小班的退款群,“群里有500人,有7月24日就办理退款的家长,但至今未收到钱。”汪女士坦言,维权群里每天都有很多家长投诉,大家所缴费用从一两万到十几万元不等。
记者注意到,目前有两个家长维权群近千人要求退款,均未退款成功。“有北京的家长去公司询问情况,把视频发在群里,感觉那边是搬家撤离的状态。”汪女士称,该家长维权群内统计的费用加一起数额巨大。又因该公司股东都在进行股权出质,家长很担心费用要不回来。
回复:正常办公、正在转型
8月6日,鲸鱼小班在官方微信发出《致鲸鱼小班家长的一封信》,声称已于8月初停止了原有业务的新售和续费,尽快找到转型的方向并坚决转型。
该机构称,之所以有失联的情况,一是从7月底以来,用户对于行业和产品存在很多疑问,咨询量直接翻了几十倍,远远超出了当前服务团队的承接能力;二是鲸鱼不得不大幅缩减服务团队规模,人员变动导致用户联系不上原来的服务人员。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不少家长微信没人及时回复、客服电话打不进来,进一步传递了不安情绪,引发更多家长来咨询,产生了恶性循环。针对这些情况,该机构称服务团队已经紧急加派了150人、总数达到240人。
为什么退费处理很慢?该培训机构回复称,“一是因为确实人手有限,很多家长我们沟通下来,其实主要是因为失联和担忧导致的退费。也有大量家长,在服务人员解释清楚的情况下,选择了不退费继续学习。二是就已提出退费的用户,我们也推荐优先转到鲸鱼推出的自研新产品。同时也已经和市面上学科或素质类头部机构,陆续达成了转课方案,可以为鲸鱼用户以低于市价10%以上的优惠提供课程。”
8月16日下午,记者拨通了该机构客服电话,一名客服人员称确实出现了退费比较缓慢的情况。随后该机构公关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机构正常办公,“退费慢主要由于现在相当于只支出不收回,还要继续保证用户正常上课。”
对于消费者担心公司股权出质是“跑路”的问题,该公关人员回复称股权出质是属于正常融资的环节,并称北京市教委已成立专项小组介入,“请用户不必过于担心。”8月16日,记者就此事向北京市教委发出采访函,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将进一步关注此事。
【律师提醒】
8月16日,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丁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股权质押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属于金融市场正常的投、融资行为。公司股权质押并非代表着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当然公司股权质押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建议广大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司法程序对该公司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袁晶晶金梦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