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董宏受贿一案。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9年至2020年,被告人董宏利用担任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清算组成员、海南省委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巡视组副组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开发、工程承揽、职务提拔等方面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他人非法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6亿余元,提请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董宏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董宏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及各界群众近二十人旁听了庭审。
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据新华社电
□其人其事纪委老兵要求“强力反腐”
公开资料显示,董宏1953年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中共党史专业。董宏曾作为中央巡视组副组长、组长参与多轮巡视工作。
在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25日,中央第二巡视组进驻新华社,董宏任副组长;2014年3月底,董宏任第十二巡视组组长,巡视复旦大学;当年7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巡视江苏,董宏任副组长;2014年11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神华集团进行专项巡视,董宏担任组长;2015年3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中国移动进行专项巡视,组长也是董宏。
在多轮巡视中,董宏都曾信誓旦旦地强调要“强力反腐”。
比如,在巡视复旦大学时,董宏曾在动员大会上提到,中央巡视组将“敢于碰硬,坚持问题导向,剑指党风廉政问题,巡视出威慑力,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他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要分类处置,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做到件件有着落,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曾查办神华集团系列腐败窝案
值得一提的是,董宏巡视过的神华集团曾被曝出系列腐败窝案。
2014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神华集团进行专项巡视。在专项巡视结束前一周,中央纪委密集发布神华集团高管相继接受调查的消息。
2014年12月22日,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神华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张文江和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主任师刘宝龙被查。不到24小时,神华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又宣布,神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华泽桥被查。六天后,神华宁煤安全监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牛进中被查。
在当时的巡视反馈中,董宏曾措辞严厉地指出该集团的问题。
他说,神华集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些企业领导人操控重点合同煤审批权,谋取腐败“黑金”;煤炭灭火工程存在利益输送“黑洞”,灭火工程成为少数人的“暴利工程”,形成“链条式”腐败等。
“一些私人老板受利益驱动并得到‘权力’庇佑,打着灭火工程旗号大肆开采和销售煤炭,甚至故意制造煤田火点,谎报灭火项目。有的灭火工程层层转包,造成生态破坏,事故频发。灭火工程成为少数人的‘暴利工程’。”
他还指出,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上,神华集团缺乏制度刚性,管理存在漏洞,违规用人问题较为突出,煤炭经营销售领域聚集较大腐败风险,而部分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严重缺失,存在个别人掩盖腐败和自身腐败问题。
据央视网报道,在中纪委那两轮巡视期间,神华集团共处理27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人,对25个基层党组织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
“纪委老将”成了“灯下黑”
但当年查贪官的“纪委老将”自己却成了“灯下黑”。
去年10月2日,董宏官宣落马,今年4月12日被开除党籍。法网恢恢疏而不漏。50后”的董宏,最终在被查半年后遭到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通报中称,董宏理想信念坍塌,“四个自信”丧失,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大搞迷信活动,违规干预和插手执纪执法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纵容、默许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利;腐化堕落,家风败坏;大肆收钱敛财,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项目开发、工程承揽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董宏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综合《北京青年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