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稍有不慎就会伤风感冒,许多慢性病也容易复发。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多事之秋”更是一种考验,该如何安然度过呢?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医生为肿瘤患者的饮食起居开出了“药方”。
关键词:起居调养早睡早起秋冻有节
《素问》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秋季七、八、九三个月,人们要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这就是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的道理。
一般来说,建议晚上10点入睡,早晨6点起床为宜,这样做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秋季天气变化无常,作为肿瘤患者,要重视防寒保暖,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做到秋冻有节。
关键词:饮食调养养阴润肺预防秋燥
《素问》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季天气少雨,空气干燥,容易耗伤人体的阴津,使人出现目赤、口干、咽干、干咳等一派“燥”象。肺癌患者包括一些放疗后的患者,在秋燥的影响下,也易复发或加重。
为防止秋燥对人体带来不良影响,饮食上首先要多喝开水、淡茶、牛奶、豆浆、果汁饮料等,补充体内损失的阴津。其次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酸性的水果,起到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但是不宜多食,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寒凉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患者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另外,还可多吃些猪肺、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芦根、荸荠、萝卜、甘蔗、菠萝、香蕉等清补润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对于出现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可以适当多食黄芪、党参、枸杞、鸡血藤、龙眼肉、动物骨髓、血、甲鱼、黑鱼、阿胶、香菇、黑芝麻、黑米、黑豆、花生、红枣等食物。要注意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消化道肿瘤、肝胆肿瘤患者尤其注意。
术后或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因治疗导致进食量减少,营养素摄入不足,应注意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保持营养的均衡吸收,不要因为忌口而影响了一些必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应该过度强调抗癌食品和补品,它们都不能代替药品。
关键词:体育锻炼选好时间轻松平缓
在秋天“养收”的时候,人体的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如健身操、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抗寒耐冻的能力。
秋季早晚寒凉,变冷的空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肿瘤患者本身就存在体内高凝状态,极易导致一些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运动最好安排在太阳出来、温度升高以后的时间段。杨广山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