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安徽省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助力皮山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17年以来,我省累计安排省财政援疆资金20亿元,90%以上投向基层,80%以上用于民生,实施援建项目162个。我省还先后选派420名干部人才,柔性引进200余人次教育、医疗、农业、建筑、交通等专业技术人才赴疆援建,并大力推进园区就业、教育铸牢、乡村振兴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
改善医疗教育住房条件
五年来,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我省实施安居工程,推进建设安居富民、游牧民定居、棚户区地源供热、农村安全饮水、城区水源、老城区改造等民生项目。同时,我省把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教学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补助和智力支持。我省建成能容纳3500名学生的全寄宿制职业高中、能容纳5000名学生就读的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还为63所学校建设采暖洗浴设备,让4万多名学生直接受益。我省还先后选派和引进600多名优秀教师开展对口支教,通过多种形式对受援地教师进行指导培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人才队伍”。
我省还实施了安康工程,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医疗人才支持,改善提升卫生医疗条件和能力。我省还先后选派100余名医疗专家开展医疗援疆,柔性引才60余人次开展技术支持,接诊各类患者超过10万人次,涌现出一批立德树人、救死扶伤先进典型。我省还实施医疗精准扶贫项目,开展“光明工程”,对38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开展“皖疆手足情”儿童正畸行动,对全县患有先天性手足畸形病的342名残疾儿童全覆盖免费医治。
200多家烧烤店遍布安徽
这五年来,我省也致力于推进新疆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
我省紧扣“十四五”期间新疆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围绕鞋袜、数字标注、安全三大产业开展招商引资。2020年以来,推动建设了鞋袜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创新创业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累计签约落地赋能企业50余家,已带动3300多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我省将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建立机制促进转移就业。其中,推动新疆民族特色饮食走进安徽,推动“和田烧烤”落地合肥,200多家烧烤店香遍安徽各地,既让安徽群众能够便利品尝到新疆美食,又带动1600多名新疆群众在安徽稳定就业。
此外,我省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项目,安排援疆资金7000多万元,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4000多人次,保障就业困难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获得稳定收入。我省还选派优秀教师支教,支持和田技师学院和皮山县技工学校建设,推动安徽省3所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帮扶皮山县技工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肖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见习记者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