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面包
  □巢湖黄全国
  面包,现在极为平常,可是在几十年前很稀罕。
  1987年秋,我去安大报到和面授。这是我第一次来合肥,好奇心特别强,到处瞅,一副“乡下人”的样子。十来天后,我准备回家了。在汽车站购好票,看时间还早,想在车站边转转,看看新鲜。于是,出站右拐,前行几百米,是三岔路口,岔路口西边有商店。我慢悠悠地进去了,人不多,我低头看着柜台里。有一排食品,塑料袋装的,两个一袋,每个金黄金黄,袋口用金丝线扎着,看着很诱人。我想,肯定好吃,但不知叫什么,也不好意思问。看看价,不怎么贵,好像是一块多钱,我买了一袋子,装到包里去了,带回去给奶奶尝尝。
  奶奶84岁了,小脚,一生都窝在山冲里。奶奶38岁时爷爷去世,她拉扯大了父亲和姑姑,后来又带我们八个姐弟,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一年到头没有一刻休息。她对我这个长孙特别疼爱,常偷着煮鸡蛋、炒瓜子、蒸饭胚子给我吃。那年发鸡瘟,死了一片,奶奶就将鸡肫全部焯熟,用老布长袜子筒装着,放到抽屉里,每天下午放学后,拿一块给我吃,粉粉的香香的,好吃。
  我工作后,每次发工资总买点东西给奶奶,如红糖、白糖、烤饼或馒头、包子。这次难得上了省城,当然不会空手。
  进了家,奶奶在堂屋里坐着,我将塑料袋递给奶奶,奶奶接过,问:“这是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吃吃看,不知好吃不好吃。”奶奶解开金丝线,拿出一块,掰一点放到嘴里,说:“嗯,好吃,怪泡的。”于是,她掰一块递给我,说:“你也吃吃。”我接过,放到嘴里,泡松而绵软,有点油香,好吃,这也是我第一次吃。奶奶只吃了一小块,又扎紧了袋口,说:“给他们尝尝。”
  三年后,奶奶去世。
  三十五年过去了,这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总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