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摸鱼
  □合肥刘君
  摸鱼,这个行当现在已经消失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隆冬时节,常见摸鱼的人三五成群,在风雪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他们每人担着腰盆、稻草和简单食物。天越冷他们越忙。
  我们棉纺厂大院里有一口古塘,年代不详,水深有七八十厘米,野鱼众多,正是摸鱼人想要寻找的目标。
  风刺骨,远没有冬天的冰水刺骨。大约两个足球场大小的野塘,塘坡白雪覆盖,水面薄冰片片。
  三五个摸鱼人见塘大喜,放下腰盆,在寒风中宽衣解带。
  汉子们都露出双臂,破冰下水了。他们排成一排,头朝下、腿朝天,双手双臂渐渐深入水中。边划边摸,不时左手扔进一条鱼,右手也向身下塞进一条。
  我听他们说过:简单,因为鱼怕冷,会自动往你手里钻。他们不怕冷!大约一小时或半小时,便收工了。
  接下来的步骤最重要:烤火。上岸后,把鱼集中到几个盆中,按大小开始出售。
  当然没有人买得起。
  三五个汉子,都露着粉红或暗红的双臂,在忙着制作火堆。
  有人拿来木块,被摸鱼人拒绝了:必须用稻草。要缓缓地烤,用急火那两只胳膊就废了。
  烤火的时间和摸鱼的时间差不多。
  过后,他们整顿衣服,踩灭余火,担着腰盆,走远了。
  说鱼不愁卖,到菜场或医院边,催奶好着呢。
  曾有好事者在塘边找个地方,东施效颦,撸起衣袖,把手扎进水里,却触电一般缩了回来。那时我想不通,摸鱼人怎么会盼着天更冷呢?现在,终于有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