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24日宣布,前总统朴槿惠将于本月31日获得特赦。朴槿惠自2017年3月31日因涉嫌亲信干政事件被拘留后,截至今年12月24日已被连续关押了1730天,是截至目前服刑时间最长的一名韩国前总统。
健康是特赦主因
韩国政府表示,为迎接2022年新年,将于12月31日对包括前总统朴槿惠、前国务总理韩明淑等在内的普通刑事犯3094人采取了特赦、减刑、复权措施。
韩国政府表示,作出特赦决定是为了克服新冠疫情引发的全国性危机,通过摆脱“过去的不幸历史,实现国民大团结”。
韩国法务长官朴范界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特赦决定中,健康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本周早些时候,法务部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特赦审议委员会,讨论了特赦朴槿惠的问题。
据韩国媒体报道,69岁的朴槿惠健康状况恶化,今年11月22日因患病接受住院治疗。这是朴槿惠今年第三次离开看守所到外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分析人士认为,朴槿惠的健康状态是其获得赦免的主要原因。
除了肩膀和腰椎疾病等痼疾以外,朴槿惠近期还接受了牙科和精神健康医学科等治疗。韩媒称,朴槿惠的牙齿状态已经恶化到无法咀嚼食物的程度,精神上也处于不安状态。
朴槿惠2013年至2017年任韩国总统。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针对时任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被弹劾罢免,失去司法豁免权。同月31日,法院批准逮捕朴槿惠,她随后被关押在首尔看守所。此后,检方以涉嫌收受贿赂、滥用职权、违反选举法和违反国家情报机构相关法规等多项罪名起诉朴槿惠。2019年4月17日,朴槿惠开始服刑。
今年1月,韩国大法院对朴槿惠“亲信干政”案和收受国家情报院“特殊活动费”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处朴槿惠20年有期徒刑。朴槿惠此前在干涉国会选举案中获刑2年,加上本次判决刑期,需累计服刑22年,刑期从2019年4月17日算起。
前国务总理韩明淑因涉嫌收取9亿韩元的非法资金,于2015年被判有期徒刑两年、追缴赃款8.83亿韩元。不过,因贪污受贿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的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未在赦免对象之内。对此,韩国法务长官朴范界回应称,两名前总统的“情况不同”,政府在决定赦免对象时,需考虑“国民情绪”。
向文在寅致谢
这是文在寅执政以来的第五次特赦。朴槿惠通过律师,首先向韩国民众表示歉意,还向“面临重重压力但依然作出赦免决定的文在寅总统和政府表示深深的谢意”。她表示,“将全身心投入治疗,尽快向国民直接表示感谢”。
近几年,韩国朝野一直有希望特赦朴槿惠的声音,但文在寅始终没有松口,他此前多次强调:“不能不考虑国民的共识,应该有助于国民团结。”民调机构韩国盖洛普今年1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8%韩国人反对赦免前总统朴槿惠和李明博,44%表示赞成。相较10个月之前的民调结果,赞成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特赦朴槿惠的提议饱受争议,有人将此视作对“烛光集会”(韩国民众反对朴槿惠的游行示威活动)的背叛,也有人认为这是团结国民的推动力。
“文在寅特赦朴槿惠,于公于私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王箫轲表示,于公,这次特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韩国社会的分裂局面,缓和保守与进步两大势力之间的关系;于私,此举有助于提高保守选民对共同民主党的好感,表现出共同民主党的“政治胸怀”,进一步打压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的风头。
出狱后无家可归
朴槿惠获释后何去何从,成为韩媒关注的重点。
据韩联社报道,今年8月,朴槿惠位于首尔江南区的私宅,被韩国检方委托专业机构,以38.6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56万元)的价格强制拍卖,用来偿还她拖欠的罚款。
由于朴槿惠仅有1栋住宅,所以出狱后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尴尬局面。目前,朴槿惠正在首尔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其律师24日表示,考虑到朴槿惠健康极差,她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住院。韩媒称,这意味着朴槿惠获释后,很可能不会立即出院。
或影响总统选举
韩国总统选举定于明年3月9日举行。韩联社24日报道称,朴槿惠获得了大邱和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据点庆尚北道选民的支持,因此,特赦决定预计对明年的总统选举产生重大影响。路透社也表示,在明年3月的总统选举到来之前,朴槿惠的支持者和国民力量党成员要求对朴槿惠进行赦免,特赦决定是在这一情况下作出的。
韩国各政党对赦免决定则持不同态度,并开始评估其对总统选举的影响。
在韩国政府宣布特赦朴槿惠的决定后,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表示尊重政府的决定。共同民主党党首宋永吉称,特赦是总统文在寅“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是总统的宪法权力”。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也表示,他尊重文在寅的决定,但朴槿惠需要对其行为“真诚道歉”。
国民力量党及其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对特赦表示欢迎。尹锡悦说,应从“国民团结”的角度看待特赦。
韩国在野党正义党则对特赦决定表示强烈遗憾。正义党总统候选人沈相奵认为,政府“甚至没有要求国民同意这一重要的赦免决定,这可能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她“不希望看到有人随便提及国民团结”。
综合央视、新华社、澎湃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