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民事诉讼案件日益剧增,但是在众多民事诉讼中,也出现了一些民事虚假诉讼,这不仅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妨害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针对这类虚假诉讼案件,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开展专项监督活动,持续加大对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监督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虚假诉讼微电影《假官司现形记》是以一起真实的虚假诉讼案件为原型进行拍摄的,也正是这起虚假诉讼监督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办理该起案件的办案组被最高检评为2020年度全国优秀办案团队。
范某某原是安徽某建设集团四分公司的副经理兼现金会计,2010年至2013年期间,范某某以个人名义从郑某斌等人处借款,后期因为无力偿还,他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将个人借款转嫁给自己原所在的四分公司,并指使郑某斌等11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请法院判令公司偿还本息达900万元。该案后经一审二审,诉讼请求获得法院支持。那段时间,作为企业负责人的胡某,平白无故地背上900万元债务,企业连发工资都成了问题。胡某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根据胡某的申诉,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监督后,法院再审违法裁定准予虚假诉讼原告撤回起诉。检察机关果断跟进,就再审民事裁定提出抗诉。
经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刑事民事合力监督,最终让假官司现了形。对这9名虚假诉讼起诉人予以罚款惩戒,并赔偿经济损失等45万元,连幕后策划的代理律师也被给予2万元罚款处罚,并向省司法厅和律协通报。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坚持精准推动,以开创性的跟进监督探索,破解虚假诉讼监督惩戒难的突出问题。
这起跟进抗诉纠错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和社会治理指导性案例备选案例向全国推广。在该案的精准指引下,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发力,从严查办虚假诉讼,2020年以来,共对虚假诉讼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665件,虚假诉讼监督力度位居全国第二。同时,针对法院在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共性问题,省检察院向省高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简称安徽“三号检察建议”。为了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打击虚假诉讼问题,省检察院推动省高级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4家在一起共同制定《关于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工作指南》。
安徽“三号检察建议”是全国首例由省级检察院制发的虚假诉讼治理性检察建议,为全国的虚假诉讼治理实践提供了“安徽样本”。同时,第六检察部以贯彻实施民法典为抓手,努力在高质量做强民事检察上树“标杆”,主动服务“三大攻坚战”,开展支持起诉专项行动,破解农民工讨薪难题,将支持重点放在对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上。
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