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包工头“失联”四名工人拿不到工钱
记者陪同讨薪,总包方出面承诺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工地干活,尾款迟迟要不到,包工头打了一纸欠条,现在人却联系不上了。近日,合肥的夏先生反映,他和几名工友遭遇了讨薪难,让人发愁。2022年1月5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陪同夏先生讨薪,最终让此事迎来了新进展。
  尾款遭拖欠,包工头“失联”
  2022年1月5日,夏先生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前几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包工程的男子严某。2019年上半年,他来到合肥一个项目工地,在严某承包的片区从事水电工作。几个月后工作结束,但工资迟迟未结清。
  夏先生称,2020年1月23日,他和几名工友一起来到合肥市瑶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反映问题,后经协调,拿到了一部分工资。对于尾款,严某给他们打了欠条,承诺后期支付。可一晃快两年时间了,他们仍未拿到尾款。不仅如此,现在严某电话一直关机,无法联系上,讨薪成了难题。
  “他还拖欠我16000元的尾款,现在连人都见不到,拿着欠条都不知道该找谁。”看着手中的一纸欠条,夏先生犯了愁。
  夏先生的工友叶先生介绍,他们都是跟着严某在该工地干水电工作,目前四名工人被拖欠的尾款总计达数万元。眼看着又到年关,严某却不露面、不接电话,这让大家焦虑不已。
  随后,根据夏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多次拨打严某的电话,均处于关机状态。
  部门介入协调,总包方到场
  2022年1月5日中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陪同夏先生、叶先生等人,再次来到了合肥市瑶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在记者等人表明来意后,农民工维权窗口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夏先生这样的情况,他们一般是先联系各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果,工人们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该工作人员介绍,夏先生等人无合同或协议,仅有一张欠条,相关的证据素材较少,这种情况也会给维权带来难度。随后,工作人员拨打了严某的电话,同样处于关机状态。见此情况,工作人员又联系了项目总包方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对方表示将派人到场。
  总包方承诺会想办法解决欠薪
  2022年1月5日下午,总包方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代表蒋先生赶到合肥市瑶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蒋先生称,早在2020年,他们听说工人工资未结清后,就将几方召集在一起,算清了账目,将该由他们支付的款项全部付清。当时,严某承诺剩下的钱由他自己兜底,并签下了承诺书,不料严某并未付清工人工资。
  蒋先生表示,经过统计,4名工人被拖欠的工资总额为48000余元,目前严某电话关机,接下来他们将找到严某了解情况,如果不行就找分包老板,会想办法给工人们解决欠薪问题。
  对于蒋先生的现场承诺,夏先生和工友们也表示满意。“感谢大家的帮忙,希望我们能尽快拿到尾款,回家过年。”夏先生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见习记者韩喻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