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字乡村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刘红丽向记者介绍,部分乡镇和村级政府已搭建各种类型的“数字乡村”村治理、平安综治、网格化管理等基础应用需求,但总体上功能大同小异,各个乡镇和村之间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数字乡村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刘红丽建议,县区政府统筹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由县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部门成立专班,慎重研究、通盘考虑。委托专业机构,针对县直相关单位及乡镇基层政府和村民百姓代表做充分调研,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特色、乡村治理要求以及下一步发展方向,顺时应势,编制本地数字乡村整体规划方案,指导相关单位及乡镇基层政府有序推进。刘红丽说,在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之前,应充分调研县区及乡镇基层政府现有各类信息化系统,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做到数据整治、系统整合,提高各类应用系统数据的利用率,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刘红丽认为,数字乡村平台应充分考虑到村民百姓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便利性,注重实效。一方面,充分考虑各类使用对象的便利,开放web、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入口,与“皖事通”等平台账号互通,降低使用门槛。另一方面,应充分整合融通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对外业务系统,逐步实现在线办事、医疗补贴、预约挂号、农技学习、农产品电商等各类惠民、便民功能的线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