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协会等11家协会、学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鼓励研发和使用优秀字库字体产品,自觉抵制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夸张变形的“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坚决抵制汉字字体领域侵权盗版行为。(2月9日《北京青年报》)
汉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具有独特之美。然而“丑书”“怪书”“江湖体”的出现,不但违背了汉字规范书写的要求,而且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对公众造成了书写上的误导,对传承发展汉字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丑书”“怪书”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只存在于书法领域,在字体字库领域也蔓延开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内有字库厂商近80家、各类字体产品近5000款。在创意字体不断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汉字使用场景不合适、文字书写不规范、视觉效果不美观等问题日益凸显。从现实的汉字书写到字体字库,虽然载体不同,但“丑书”“怪书”的影响却非常相似。正因如此,中国出版协会等11家协会、学会倡议规范使用汉字,向“丑书”“怪书”说不很有现实意义。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明确要求。很显然,“丑书”“怪书”并非规范汉字,应该在被抵制之列。倡议规范使用汉字很有必要,而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何“丑书”“怪书”会大行其道,甚至喧宾夺主?
汉字书写有其规范。颜筋柳骨、颠张醉素的个性实际上是建立在深厚的书法功底之上,而今天的“丑书”“怪书”却是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从书法界蔓延到字体字库的“丑怪”之风,其影响之恶劣更是不可估量。
实际上,“丑书”“怪书”的流行和公众汉字书写的日益减少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学生书写能力差、字越写越难看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更是以电脑办公为主,面对的是各种字体字库,书写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提笔忘字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向收录“丑书”“怪书”字体字库说不就显得尤为紧迫。
规范使用汉字就该向“丑书”说不。对于公众而言,首先要知道汉字书写的美丑,其次更要学会规范使用、规范书写。而对于字体字库企业而言,应该认识到字体字库并非普通商品,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认识字体字库的意义,主动拒绝“丑书”“怪书”。正如《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所言,规范使用汉字、表现汉字之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