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惊蛰日: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3月5日如期而至。春雷响,万物长。紧随雨水节气而来的惊蛰,呈现的是“一雷惊蛰始”的春光春色,传递的是“耕种从此起”的农事物候,唤醒的是蛰伏已久的大地梦想。惊蛰的到来,是春天的真正开始,一切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初雷响春绽放
  春雷惊百虫,万物复生机。说起惊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春雷惊醒蛰伏已久的动物。其实,惊蛰原来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叫惊蛰。
  “启是一种渐变,惊似一种突变,容易使人联想到雷。”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宋英杰说,实际上,所谓“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渐渐醒来,春暖唤醒万物。
  天气变暖,春回大地。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黄河流域通常在清明之后迎来初雷,新疆、黑龙江等地更晚,但在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侧耳细听,春雷在天边响起。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惊蛰来临,桃花盛开,如霞似锦;五日后,黄鹂陌上争鸣翠;再过五日,鸠鸣声声,春天走向深处。
  牛犁动春耕忙
  惊蛰,不仅唤醒了各种花鸟昆虫,也唤醒了农耕的人们,吹响了春耕春灌的号角——
  在云南,勐海县曼洪村的村民连日来忙碌于田间。成片的稻田里,他们或插秧、或施肥。
  在湖南,株洲市酒埠江灌区南干渠正在灌溉着1.95万亩农田,秧苗在渠水灌溉下生机盎然。
  在河北,磁县东小屋村村民利用跃峰渠的水灌溉麦田,并为小麦适度追肥。村民王军说,跃峰灌区的渠水流过他家的2亩多麦田,小麦迎来了“生长水”。
  受去年秋汛影响,冀晋鲁豫陕5省有1.1亿亩小麦晚播约半个月,小麦苗情复杂、长势偏弱,各地在春回大地后积极行动起来,确保夏粮有个好收成。
  在山西,有“春风摆柳,媳妇变丑”的谚语,说的是俏媳妇忙于农事,顾不上打扮而“变丑”。实际上,这当然不是“变丑”,劳作之美换来的将是夏粮丰收的喜悦。
  人勤春来早。时下,在广袤田野上展开的耕耘和灌溉,正在确保一个更好的丰年;人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乡村振兴,奔向更美好前程。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