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市民王先生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求助,称他于2021年6月在合肥市蜀山区合利车行买了一辆二手的2017款全顺汽车,购买时仪表盘上显示总里程为6万多公里,可后来查出实际里程远高于此。感到被欺骗的王先生找到车行,却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随后,记者致电该车行老板李先生,对方称对此事无能为力,此前也不知道该车里程表被调过,现在无法退车。
车主反映:购买二手车,发现里程有问题
“车子是去年6月份买的,买的时候仪表盘显示里程为6万多公里,现在也还是6万多,但4S店检测后发现实际里程有45万多公里。”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买这辆车共花费了102000元,“当时看车里程比较少,刚好那段时间要用车,就买了。”
王先生说,车子买回来后,原本的计划取消了,也没怎么开过。直到去年11月,他准备将车转手卖掉,才发现竟是调表车。“当时想卖车,就去4S店做了检测,因为4S店有车辆以前维修的记录,查到最后一次进店时间为2021年1月,这时车辆里程已经有45万多公里。”王先生说,在4S店发现该车曾被调过表后,现在车辆转手变得十分困难,“要卖的话,价钱会差一大截。”
车行回应:出售车辆时,不知里程表调过
王先生表示,他在发现车辆有问题后,首先找到了车行老板,向他反映了这一情况。在王先生出示的与车行老板的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车行老板说:“我没有调表,当时拿的时候就是这个表,2018年的车子,卖不掉只是价格问题。”王先生说,他后来多次找过车行老板,“但他始终推脱,说跟他没关系,只能我自己承担损失,后来给他发消息都不回我了。”
3月16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售卖该车的车行老板李先生。李先生说:“买的时候,是王先生自愿买的,不存在强买强卖,现在的情况是王先生觉得外面收购该车的价格比较低,想让我以高一点的价格收回该车,但这个我确实接受不了,只能按现状进行收购。”
李先生称,在出售该车时,他也不知道该车的仪表盘被调过,“我们不是原车主,车辆的使用情况我们并不清楚。对于王先生的遭遇,我也能理解,但我们确实无能为力”。
律师观点:不管是否知情,销售商都要担责
商家辩称不知情,王先生就得独自承担损失吗?3月16日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上海欧瑞腾(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万亚波。
万亚波律师在了解情况后表示:“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情权。二手车行作为专业销售二手车的机构,对于车辆状况,特别是车辆行驶里程、是否出过重大事故等直接影响车辆价值的情况,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后再出售。如果车辆表显里程与实际行驶里程有较大出入,不管销售商是否知情,都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可能杜绝二手车调表等作假行为。”万亚波律师表示,即使销售商自称不知情,也是没有作为,还是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见习记者龚润泽(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