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赵昂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我在坐立不安之下,先是与漫画家程新德先生联手创作了《抗疫漫笔》和《疫见·疫论》系列,其间还与漫画家榆木先生合作了数百幅《疫中宅记》,分别表达了抗疫、宅家、复产三个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经自媒体发布后,主流媒体也跟进转发,社会反响较大,我的微博号甚至被评为“了不起的抗疫人”,部分作品还获了奖,着实出乎我的想象和预料。
我在与榆木先生合作前并不认识他,甚至连他的年龄、籍贯、相貌、职业等等一无所知。可能是受宅家时期的清寂驱使,或许是想让正患眼疾的老搭档程新德先生歇息一下,我不揣冒昧通过新媒体私信向他发出邀约,榆木先生很快回信,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本来是想把几百幅抗疫作品编成一本专著出版的,最终未能如愿,因此,心里总觉着欠榆木先生一点什么。好在我有长年坚持写思想日记的习惯,积累的语丝体成品和半成品比较多。我打算另起炉灶以弥补缺憾,于是,就从2019年的思想笔记里挑出700多则短句,隔三差五发一组给他。他的动作极快,一般三两天就配好漫画反馈给我;我再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头条等平台发布出去,获得受众点赞多多。
以我的笨眼看,榆木先生的漫画兼具丰子恺先生的简括和小林漫画的灵动,风格简约而意趣横生,在现代的视域里开辟出一片空灵的意境。这是他的笔墨吸引我的地方,与我散漫而随意的只言片语颇为契合。60后的我与80后的他,一老一少,一图一文,一个轻描,一个淡写,双簧唱得毫无违和感。这一本600多幅作品,虽然以《绘声绘色》命名,其实与声色无关,多的是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浮世绘。如此浅思考、轻表达的闲情逸致,捧高了咱不配,贬低了咱不怨。或许有几幅能让您会心一笑或暗自称道,也就知足了。
秋天来了,大蜀山上的树叶开始变换色彩,这个绘本也正式进入出版流程。客套话不再赘述添堵,惟愿秋风秋光里岁月静好,国泰民安!
(本文系作者为《绘声绘色》所写的序,该书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