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吴吉明:攻坚克难投身电气试验
  从一名普通的电气试验人员,到获评安徽省首批特级技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电气试验中心主任吴吉明遇到过许多“技术坎”。“决不能让设备带着缺陷投入运行!”秉承着这一信念,吴吉明不断攻坚克难,致力于提高电气试验的高效率和精准度,也为行业内提供了诸多技术解决方案。近年来,吴吉明立足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提升年轻技术人员技能,已培养30余位骨干在各岗位发光发热。
  做好“守门员”,不让有缺陷的设备上岗
  1989年,吴吉明从安庆电力建设技术学校电气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公司承建了国内外多个火电、输变电、新能源电力项目。吴吉明负责的电气试验就是新设备投运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电力建设工程存在点多、量大、工期短的特点。在吴吉明看来,电气试验员无疑是保障设备安全的“守门员”。在他手中,决不允许有缺陷的设备“上岗”。不过,他逐渐发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来支持,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技术能力也难以突破。“电气试验大多是高压破坏性试验,具有危险性,只有谙熟电气试验技术的高素质人员才能承担起这份工作任务。”因此,吴吉明下定决心继续深造,先后在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学习,并取得了相关学历。
  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岗位中的实操历练,吴吉明的技术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许多电气试验难题迎刃而解。
  挑战“无人区”,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随着生活、生产用电需求的增加,吴吉明所在公司在合肥、六安、滁州等市承建了城网变电所改造项目,主要是增加供电设备间隔对变电所扩容。“设备接入的耐压试验考核按照传统方案需要被检设备相邻侧停电后进行,前后准备工作较多、耗时较长。”吴吉明说,考虑到会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活生产,需要在正常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完成试验。为了找到合适的方法,以吴吉明为主导的团队历经一年左右时间,通过反复论证和创新实践,完成GIS同频同相耐压试验,填补行业空白。
  技术创新没有休止符,挑战也永远没有极限。目前,针对试验人员在电缆故障检修时遇到的技术问题,吴吉明正在开展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试方法来精准对电缆故障进行“诊断”。
  “大部分电缆分布于地下,发生故障缺陷的类型各异,如何能够通过高效检测手段快速准确定位单个和多个故障点变得尤为重要。”吴吉明表示,现在已有的检测手段在具体使用时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与相关厂家进行技术合作,生产出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的产品。
  倾力“传帮带”,培养技术队伍中坚力量
  荣获集团、公司各类先进标兵、优秀班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先进工作者、公司首席技能专家等称号,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多次,2021年获评安徽省首批特级技师……在吴吉明的履历中,写满了各类荣誉。
  “攻坚克难不能只靠个人单打独斗,需要一群人共同努力。”吴吉明说,技术人才是调试专业的核心,应当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成长空间,增强团队凝聚力。
  2014年,依托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吴吉明有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以电气调试技术提升为方向,打造产学研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外部技术合作等活动。在创新工作室,借助视频教学、师徒交流、成员互动、技能竞技等方式,年轻人的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专家为员工授课或是选派优秀员工参加专项培训。
  近年来,工作室涌现了多位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在公司各重点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独当一面”。工作室也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安徽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更是荣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4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