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7日通报,4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24例。其中本土病例1818例(上海1606例,江西56例,吉林51例,北京31例,黑龙江25例,浙江16例,江苏8例,内蒙古7例,山东6例,河南3例,湖南2例,四川2例,河北1例,山西1例,安徽1例,福建1例,重庆1例),含130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48例,均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474例,其中本土12404例(上海11956例,辽宁102例,吉林80例,江苏76例,山东66例,江西41例,浙江31例,河南14例,河北13例,安徽8例,黑龙江7例,北京3例,云南3例,湖北2例,广西2例)。
新增本土死亡48例,平均年龄80.85岁,最大年龄99岁。48位患者合并患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后遗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Ⅳ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阿尔茨海默症、尿毒症、消化道出血、胰腺恶性肿瘤晚期等。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记者从4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清零攻坚工作成效,尽早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上海按照“统一指挥、分类施策、集中攻坚”的总体思路,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对未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继续坚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检测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上海市启动清零攻坚行动以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
据悉,近5日,上海每天配置了近2万个采样点、投入了10余万人次的采样队伍;匹配了500余万管的最大检测能力。从采样检测组织管理上看,社区组织越来越有序,“采、送、检、报、核”五个环节的衔接也越来越顺畅。从采检结果来看,累计筛查了5100余万人次,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
27日至30日,上海将采用“核酸+抗原”组合方式,分区开展筛查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封控、管控和防范”三区范围。此外,为方便市民核酸检测,26日晚通过“上海发布”“健康上海12320”公布了首批534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后续还将动态公布。
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