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疫情之下,他们将度过“不一样”的假期
凌琳:假期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凌琳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热门诊接听会诊电话。

时飞假期准备到社区当志愿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月27日,贺红梅在庐阳区亳州路街道书香阁采样点为市民做核酸检测采样。

  晚上八点,忙完一天的工作,凌琳和家人聊了会视频,这是她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作为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长,凌琳和同事们一直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最近我们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都实行闭环管理,假期肯定是不能出去的。”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凌琳表示将和同事们一同继续坚守岗位,服务好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
  “今年‘五一’比较特别,我们现在实行闭环管理,从发热门诊到住处,每天‘两点一线’,暂时不能回家。”凌琳说,现在他们接诊的患者主要来自管控区、封控区以及隔离点,平均每天接诊量有上百人次。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既体谅因疫情、发热带来多重痛苦的患者,还要忍受着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带来的不便。一天工作下来,他们防护服里往往浸满了汗水、N95口罩在脸上布满压痕、手套里的手捂得发白发胀……
  “我昨天刚做完核酸,今天能不能不做了?”“为什么看好了还不能走?我都说了我没问题。”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凌琳只能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原因。
  “疫情当前,每一位发热患者内心都是恐慌不安的。我们既要安抚好患者的情绪,更要排除可能存在的风险。”凌琳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医院发热门诊的所有患者,等待核酸结果阴性后方可离开,确保每一位发热患者完全排除新冠的同时完成对疾病的救治。凌琳坦言,他们每天都会遇上不同特殊情况的患者,对于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他们只能耐心进行解释和劝导。
  发热门诊运行需要很多岗位的劳动者共同努力,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凌琳说,除了医务人员,发热门诊的保安、保洁、转运标本的工作人员都穿上了防护服,共同为发热患者服务。“他们同样要进行闭环管理,确实做出了很大牺牲。”凌琳希望前来就诊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防疫要求,给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多一些理解。
  到发热门诊就诊要注意什么?凌琳建议,就诊时尽量减少陪同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后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佩戴口罩,按照诊疗流程就诊,在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前不得离开。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发热门诊患者及家属的核酸检测在2~3小时内可以拿到结果。
  时飞:打消出游念头报名当志愿者
  如果没有这轮新冠疫情,时飞想带着孩子去上海迪士尼,兑现他对孩子的许诺。但现在,有着14年党龄的时飞将留在合肥,假期里下沉到社区当一名志愿者,为新冠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陪老人和孩子,所以一般到了‘五一’‘十一’等假期,如果不回老家,都会带孩子去省外旅游,让孩子多拓宽眼界。”时飞说,疫情前,他们一家人去了很多地方。去年的假期,时飞带着一家人去了河南,“去看了王潮歌的《只有河南》,也进了河南博物院,带小孩领略中原文化,我们都非常开心。”
  “今年本来我们是想去上海的,因为之前答应过孩子去迪士尼,一直没有时间去,但现在上海疫情防控正在关键期,肯定是去不了了。”不仅没法去上海,考虑到目前的疫情形势,合肥市民最好是留在城里度过假期。因此,时飞彻底打消了出游的念头。“减少人员流动,肯定对疫情防控有好处,我们还是不出去了。”
  4月26日,时飞看到社区在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他立马报了名。“这段时间,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小区里,都看到很多志愿者在无私奉献。说真的,没有这些‘大白’们的努力,我们的基层疫情防控肯定没法做到这样细致。”时飞说,每天小区里要核对两码,要检测体温,对一些人群还要进行登记,“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做,如果只靠物业、社区工作人员,肯定不行,所以志愿者很重要。”
  时飞平时工作比较忙,一直没当过志愿者,“但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都当过,也听他们讲过感受。”这次,他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一线防疫人员减轻点负担,“他们太累了,有时候都能看得出他们脸上的疲惫。”时飞说,虽然当志愿者会减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但他觉得很值得,“孩子也会理解的。我去当志愿者,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小小的榜样,让他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尽快战胜疫情,到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出游,重新感受城市和自然的美好。”时飞说。
  贺红梅: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作为合肥市庐阳区援沪医疗队领队,4月3日、9日,庐阳区牙防所副所长贺红梅两次前往上海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当前,正是合肥市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月24日,刚结束隔离的贺红梅又立刻投身到核酸采样工作中。“五一”假期即将到来,面对所里繁忙的本职工作,以及可能到来的核酸采样任务,贺红梅已经做好了准备: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4月27日早上6点多,贺红梅赶到庐阳区亳州路街道书香阁采样点,开始了一天的采样工作。就在几天前的4月24日,作为庐阳区援沪医疗队的领队,她才解除隔离回归岗位。
  贺红梅记得,月3日晚上,她接到了庐阳区卫健委打来的电话,通知她所在的单位安排3名医护人员去上海支援。得知这一消息,贺红梅主动请缨,当晚7点半便和其他队员们一起赶到区卫健委。“这次的援助任务主要是核酸采样。经过几个小时紧急培训,我们当天晚上就乘车赶往上海。”
  据了解,庐阳区援沪医疗队共有50名队员。身为领队,贺红梅不仅承担着核酸采样任务,还要负责医疗队的所有协调工作。“在前往上海的大巴上,我们已经与上海方面进行了对接,确保一下车,队员们就能第一时间通过转运车辆前往各个采样点。”贺红梅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4月4日早上6点多到达上海后,8点左右开始采样,一直到下午两点,庐阳区援沪医疗队队员完成采样3万多人。任务完成后,贺红梅和队员们当天返回合肥进行闭环管理。4月9日,他们接到任务,再一次前往上海支援核酸采样。
  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贺红梅说仍然要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的状态。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医务工作者肯定是要坚持在一线。”贺红梅说,此前合肥市在各区进行了多轮核酸检测,月24日解除隔离的当天,她就被安排到包河区芜湖路街道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之后的4月26日、27日,她连续在采样点工作。“根据合肥市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只要有集中核酸采样任务,我肯定会服从调遣。”
  “虽然快放假了,但是医务工作者没有假期。”贺红梅说,不光是自己,几乎所有医务人员在“五一”假期都要随时“待命”。“相信在疫情之下,大家都会坚守岗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本版稿件由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刘旸姚一鸣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