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徐迅
我们讨论张恨水文学小镇,其实就是讨论张恨水——一位作家与故乡的关系。这里是张恨水先生的祖籍地。在这里,他度过童年与少年,有过青春的苦闷和第一次婚姻。作家与故乡的关系确立了。确立这种关系的是血脉,是根。张恨水的根在这里。他曾以家乡的天柱山、天明寨为背景写过小说;他散文写到的车水人、耙草者,都有着故乡的生活。他还有直接写《潜山春节》的诗,他写的潜山春节习俗至今还在延续。他一生在芜湖、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生活过很久,待在故乡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为什么最为思念的是故乡?这就说明作家与故乡的关系,奇妙而复杂。
我觉得潜山余井这块土地,文化积淀要比我们知道的深厚得多。唐代皖阳县城说是就建在皖水之滨。这里地处十八里长岗,也可以说是十八里长岗的终点。记得那些年时兴出墙报,乡领导对我很放心,让我自写自编自贴出墙报。我基本上就承包了乡里的墙报。有次我写了篇关于十八里长岗的文章,贴在食品站的左侧墙上——那是出墙报的地方。可惜这文章现在找不到了。十八里长岗上有条沟,我总是以为叫链子沟。后来我才明白,它不叫链子沟,而叫“撵曹沟”。是三国时期吴军追撵曹操的。这里还有落马桥、天明寨、乌石堰、马道古战场……如果把这里与棋盘岭、太子墩、育儿村等那些与曹操有关的传说连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三国时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你看三国时留下的这些名字,就说明先贤们要比我们智慧、幽默,也文化得多。我是越来越喜欢脚下的这片土地了。
余井镇是我的家乡,是我生命之根的所在,我的胎盘现在还埋在这里。我与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血脉相连。但同时我又觉得,我与故乡的关系是纠结的、是矛盾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道是故乡即家乡》。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我觉得故乡是信息闭塞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有距离感的存在。而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称它故乡就显得有些矫情,而称“家乡”更为准确。我还发现,当年我们拼命地离开家乡,原就是为了回到故乡。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创建张恨水文学小镇,就是探寻一位作家的精神原乡。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故乡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创建张恨水文学小镇,我们就是为了守护张恨水先生的文学家园,守护我们的初心。
既然叫张恨水文学小镇,我们当然还是要依托张恨水先生。张恨水一生创作了三千万言,他仍然是近当代作家中,创作作品数量最多最大的作家。刚才我说,故乡是作家的精神家园,那么,创建张恨水文学小镇,就要提炼出张恨水的人生精神。他的“精进不已”“成于渐”“徽骆驼”“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卖文卖得头将白,不使人间造孽钱”……等等,都是他用生命实践的精神。在他身上能真的学到很多东西。那天,参观我的母校余井中学时,我有些吃惊。他们已建了张恨水陈列馆,建了恨水楼、心远楼、虎贲楼、弯弓楼等,让学生充当讲解员。到处都有张恨水及其作品的影子。特别是看到“自珍、持正、担当、精进”这几个字,我突然想起来,潜山本土文化学者徐英权先生曾微信过我,让我也参与了这几句话的确定。相对于我们,余井的学生们是很幸福的。我说幸福,不是说他们早早地知道了张恨水,而是说他们很早就接受到了一种人生理念的教育,很早就知道要让张恨水的人生经验与生命精神得以传承。建设张恨水文学小镇,当然要利于世道人心的培养。
流经余井镇的这一条河叫皖水,也叫皖河。它是条流进长江的河。我在前面说,我曾写过一组散文《皖河散记》。其实,我心里的皖河并不仅仅指一条具体的河流,而是广泛的皖河流域,甚至是我精神上的皖河。一条中国人心目中都有的乡土之河。在那个长篇散文里,我写到了流传在余井的一个故事:
“余家井镇的兴衰就与发大水有关。传说某朝某代某一天,有位姓余的乡绅作寿,发觉家里的水缸边长了一棵竹笋。余老爷觉得碍眼,恼羞成怒,就拿起菜刀将竹笋砍断了。他家的一个丫环随后进了厨房,无意间见那竹笋流血,赶紧就用手帕包扎住了。就在这时,屋后突然传来一阵毛狗撵鸡的声音。原来,余老爷一只鸡被毛狗叼去了。吝啬的余老爷立即呵斥着丫环去撵鸡,可等丫环一转背,余老爷家那扇屋旋即被洪水冲去,丫环幸免于难——传说那竹笋是龙王爷的一只龙角。皖河边总有这些神秘色彩浓郁的传说在梅雨季节流传,但到了发水的日子,人们又给忘了。”
这只是我最早听到的关于“余井”来历的传说,它表明我一直就没有离开家乡这座小镇。现在看来,当年,无论我写皖河生长的水稻、麦子、油菜花、棉花,还是写皖河父老乡亲以及兄弟姐妹的亲情,我都是在以笔招魂,是我对故乡的一次深情的反刍;是我对皖河村庄所有植物,景象以及民俗风情的一种心灵观照,是我献给皖河一道虔诚而朴素的精神菜肴。那里自然有着我的疼痛、隐忍和希冀。但作为一位作家,这还远远不够。我觉得我还要深刻了解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了解这里人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充分反映皖河一带的人情世故、乡风民俗……笔触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与命运相抗争的精神品质,写出更多更真实的皖河记忆,用优秀的作品回报哺育我的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