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碳水不够水果来凑,谷物轮换通畅肠道,少盐少糖年轻美貌,蛋白常在身强体壮……”这是北京“80后”上班族张卓冉的家庭饮食观。在她看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愉快的每一天从健康早餐启程,如此,才会有愉快的人生。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解到,追求健康日益成为新时代的家风。(5月15日新华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今年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关注家庭健康问题显然很有现实意义。相关调查显示,疫情使人们更重视健康问题。当前,全国多地遭遇疫情袭击,部分居民不得不居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非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个家庭面临的选择。
由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比较信任,那么无论是饮食观念,还是健身方式,或是作息安排等,家庭成员之间是会互相“传染”的,这意味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传染”每个家庭成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互相“传染”。所以,因为疫情一家人有更多时间相处时,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要。
在无温饱之忧的今天,如何吃得更健康,是每个家庭必须思考的问题。有关方面针对妇幼群体倡导的“小鸟餐”,因为营养均衡、节约精致等优点,受到网友们的追捧,变成了很多家庭的“家庭餐”,这是科学倡导改变饮食观念的典范。再如,健康“小三件”成为更多家庭的“标配”,既有利于控制盐、油的摄入量,也让我们变得更健康。
科学健身也是追求健康的重要体现。在疫情居家期间,有的人或因为缺乏健身设施,或因为比较懒散,不愿意健身,致使体重超标埋下健康医患。但“刘畊宏”健身操的爆火,则反映出很多人在居家期间也照样可以健身,甩掉身上多余的脂肪。
我们要意识到,健康生活不只是个人私事或者家事,而已经变成一种公共事项。在全国推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大背景下,从有关行业协会到多个部门再到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的效果正在显现。
虽说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但也能促使我们更重视健康问题,也给了我们重塑家庭健康观的机会。过去往往认为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但这种观念在今天落伍了,因为吃饱并不等于吃得健康,眼下不生病并不等于没有健康隐患。
希望吃“小鸟餐”、跳健身操等健康新风尚进入更多中国家庭,并重塑中国家庭科学的健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