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依法带娃”时代,我们如何做家长?
  今年的5月9日至15日是《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家庭教育促进法》规范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特点和规律,既是一部规范家庭教育行为的法律,也是一部科学育儿的指导书。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家长们如何“依法带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家庭教育要尤重品德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要回归育人本位,避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了9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这些方法都体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家庭教育理念,实现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向新时代重要“国事”的转变。
  家庭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
  当今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过度,二是学生的生活学习贫乏。这两个挑战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现在的学生,既不缺乏学习知识的机会,更不缺乏学习的资源,他们缺乏的是生活和实践。在技术革命之下,学生知识学习可以加速,但情感学习和社会性成熟却离不开生活的磨砺,是无法加速的。
  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教育,要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作息、惜时守时、认真学习等习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大量学科概念、知识,其理解、贯通、内化往往需要生活经验做基础。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要让他们参与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成为家庭生活的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家庭新生活的重要创造者。
  家庭教育要遵循自身特点
  家庭教育要想回归家庭本位,最根本的是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要在美好家庭建设上下功夫,要让家庭生活始终充满关怀、温馨、温暖,洋溢着爱、付出、支持,始终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向上和力量。家庭教育有两个方面重要特点,一方面,潜移默化,家庭教育是环境熏陶的教育,是在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教育;另一方面,相机而教,家庭教育不仅是在家庭生活当中实施,而且是在家庭生活唤醒孩子成长意识的时候引导。身教重于言教,美好家庭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
  如何让每个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家庭、学校之间亟须在凝聚教育共识、沟通教育方式、科学安排学业上主动相互协商、加强联系。《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内容,发现未成年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要及时制止管教,并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
  今天的家长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调整家庭关系、转变教育角色,摒弃强迫意识和强制行为,坚持平等协商、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让孩子感受人身安全和自由。在当前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要指导学生科学选择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家庭要科学安排孩子的家庭教育任务,切忌出现学校下午增加了课后服务,孩子晚上培训班却一个也不少,导致孩子负担越来越重。良好的沟通、最好的陪伴都是在有意义的亲子活动中实现的。家长要努力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劳动、读书、旅游、运动、看电影、做公益……在这些有益的体验中与孩子培养感情,共同成长。石红星
  相关新闻
  合肥市方桥小学
  学习践行家促法陪伴孩子共成长
  在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为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合肥市方桥小学于5月9日-13日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亲子跳绳、亲子角色互换、亲子手抄报、线上问卷等活动,提高全体家长对家庭教育、亲子陪伴的重视度。
  合肥市方桥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家长们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和学生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的家风,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整个系列活动家长参与面广、参与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学校会继续将家庭教育指导贯穿始终。
  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