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奇瑞公司汽车装调工、高级技师王学勇,获得全国“最美职工”荣誉称号,也是安徽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工匠。就在获得“最美职工”荣誉称号前两天,王学勇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出生于1985年的王学勇,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在全国、省、市技能赛事中获得5项大奖,被汽车行业授予“操作技术能手”“最美汽车人”等称号,被评为第四届全国装调工大赛“金牌导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获得过“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江淮杰出工匠”“安徽工匠”“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省技能大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到全国“最美职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金牌导师”,王学勇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芜湖奇瑞,了解到了王学勇的成长之路。
从实习生到“王大师”
出生于无为的王学勇,从小就和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无为水系发达,王学勇的父亲以开摆渡船为生。时间久了,摆渡船难免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每当这时,王学勇就会给父亲打打下手,给父亲递工具。耳濡目染之下,他对机械维修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3年6月,王学勇从汽修专业毕业,来到了奇瑞公司总装车间实习。在做了两个月底盘装配工后,王学勇遇到了他的师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小飞。慧眼识才的许小飞将王学勇带入装调小组。经过许小飞的调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王学勇技能突飞猛进,很快就从许小飞的十几个徒弟中脱颖而出。
“接触到这个行业后,我就对汽车专业产生了兴趣,也就想深入了解。自己钻进去了,做得多了,便熟能生巧了。”王学勇说。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参与了东方之子、瑞虎3、瑞虎7、星途追风等十几款车型的新品试验制造,在整车工艺和装配、电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项目上练出了一身好本领。经过刻苦钻研,王学勇练出了能够根据车辆运行异响“诊断病症”的“金耳朵”、能够迅速排查出隐藏问题的“火眼金睛”。
王学勇参与组织梳理21项运行模块管控方案,累计提出100余项问题整改意见,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他推动产品的三化实施和整车工艺优化,降低生产线工位工时1000S,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60余万。很快,遇到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就去找“王大师”,成为了同事们的一致选择。
“走出国门”再立功
随着奇瑞自主品牌“走出国门”,王学勇还多次被派往奇瑞海外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扶贫”,开展“疑难杂症”诊断和海外员工培训工作。在奇瑞开拓海外市场之初的2007年,由于海外员工技能培训工作不完善,部分海外工厂出现了大量问题车辆滞留生产车间、无法交付的问题。
彼时年仅22岁的王学勇,已经是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了。他接受公司派遣,远赴俄罗斯加里宁格勒,负责对俄罗斯工厂进行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总部就派个这么年轻的人来,能行么?”但很快,王学勇就用精湛的技艺打消了各方的顾虑。王学勇仅用了27天,就解决了600台车的各种疑难杂症,受到公司上下一致好评,也为奇瑞汽车占领俄罗斯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2017年,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王学勇,再次远赴伊拉克,为奇瑞汽车在伊拉克的公司顺利生产保驾护航。在伊40多天里,他不仅完成了现场的工作任务,还在工作之余,为当地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开展培训,确保车辆在当地售后无忧。
正是王学勇等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的努力,让“中国技术”和“奇瑞品质”赢得了海外市场尊重和认可,为奇瑞推进全球化战略、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做出积极贡献。
工匠精神一代代传承
今年5月14日的第四十八场“芜湖畅聊早餐会”上,王学勇作为基层优秀工作者代表,和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市长宁波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面对取得的一系列荣誉,王学勇却显得很平静。“我希望能和我的工作室团队一起,成为中国最好的汽车产业工人,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口碑越来越响!”在师傅许小飞的言传身教下,王学勇不仅自己迅速成长,还接过了薪火相传的接力棒。早在2013年,王学勇就组建了“调试线返工小组”,并担任培养汽车装调复合型高级技工人才的主讲师。2016年,王学勇带领的小组在全国第四届汽车装调工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四名学员中齐金华荣获一等奖、被授予操作技术能手;张俊杰、闫孝辉获得二等奖、被授予操作技术能手;张小俊获得三等奖。王学勇本人被大赛组委会授予“金牌导师”称号。
2017年,“调试线返工小组”升级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王学勇被任命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其间他编写了大量的学习课件和工艺文件,并出版了《电路返工指导书》一书,填补了奇瑞汽车在电路维修和整车电路培训方面的教材空白。截至2022年4月,王学勇的工作室已经累计申报专利12项。
19年的工作,让王学勇成长为大国工匠,正如师傅许小飞传给王学勇的,王学勇也在散播、传承着工匠精神。王学勇深深地知道企业员工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作为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王学勇多年来培养了中、高级技能人才400余名,其中高级工以上78人。他的徒弟齐金华获评“安徽省劳动模范”,郑昆龙获评“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王浩荣获“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
“带徒弟就是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和团队一起提升,一起进步,工匠始终只是一个人,但是我想让我的团队‘工匠’变成一群人,看到徒弟能取得好成绩,我自己也很高兴。”在王学勇看来,一辈子扎根一个行业,踏踏实实把这一行干好、干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孙芮
(图片由奇瑞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