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两把太师椅
  □铜陵鲍安顺
  小时候,我家有两把太师椅,看着父亲威严地坐在上面,我很胆怯,躲得远远的。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坐在上面时,让我心生厌恶,很想把他们拉下来。我不喜欢那两把太师椅,更不喜欢来的客人,坐在椅子上喝酒吃菜,品茶论道,让我添堵,心情不爽。那太师椅,在我眼里,与大人们的威严一样,让我压抑,甚至自卑,尤其看着大人们吃喝,我也馋吃馋喝的,格外难受。那种折磨的滋味,至今还在,是酸酸的醋味,挥之不去。
  有一天,父亲把那两把椅子,卖给了一位常来常往的朋友,当时卖的价格不菲,我们一家人欢欣鼓舞。父亲用卖太师椅的钱,买回了两把电镀椅,我坐在新椅子上,是亮光灿灿的感受,既快乐,又眩晕。父亲说,这是市场上最新款式的椅子,只有新婚人家,才买回家办喜事。我听了,高兴极了,欢呼雀跃地说,这椅子真好,比太师椅好看多了!
  一开始,我们一家人很珍惜电镀椅,每天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几年后,那椅子变旧,银亮的镀层剥落,让我们一家人很沮丧,没有了最初的新奇感,很少擦洗了,非常讨厌它们。我问父亲,是不是新东西都是好的;旧了的东西,都令人讨厌。父亲听了,一时沉默不语,表情痛苦。后来,父亲对我说,他很后悔,那两把太师椅,是我家祖传的遗产,是老物件,好东西,他一时糊涂,给卖掉了。
  前不久,我在一次拍卖会上,看见了我家卖掉的那两把太师椅。专家说,那是两把黄花梨的明代太师椅,工艺精湛,极有收藏价值。那天的竞拍,价格飙升,竟然拍出了320万元。我想,如果我能够将那两把太师椅保存到今天,也是百万富翁了。更有意思的是,那曾经令我厌恶的太师椅,如今在我眼中,光鲜亮丽,古典雅致,极有沧桑感,让我看得发呆,迷恋至极。我还想,父亲觉悟得太晚了,我的觉悟更迟,那是造孽,不懂得文化的珍贵、艺术的价值,真是太可悲了。
  拍卖那天,我对在身旁观拍的挚友说,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情结,比如菜吃腻了,想换一换口味;喜剧看多了,想看情感剧;服饰过时了,就要改变流行风潮。他听了说,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人性所在,天经地义。我说,是的,这是人的审美疲劳,或者说是观感麻木,很多人正是在这种疲劳和麻木中,丧失了机遇和财富。他听了说,啥意思,听不懂。我告诉他,那两把太师椅,曾是我们家的,当年在我们眼里,竟然不如粗制滥造的电镀椅,真是不可思议。我还说,那一度让我看得心烦的太师椅,如今在我眼里,高不可攀。那古老文化的气息,简直太诱人了。
  我说这话时,拍走太师椅的古董商,正高兴着呢,他说他非常喜欢这两把椅子,它们将成为他文物馆的镇馆之宝。我听了想,这两把椅子,对他来说,与我一样,只是个匆匆过客,因为每个人,在古老美好的文化面前,都是渺小的,短暂的,如尘灰浮空,昙花一现。我还想,真正的文物,就不同了,它存世越久,故事越多,越是精彩,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