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初心与热情,30余载深耕教育;用心关爱留守儿童,做让他们信赖的“引路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亦选择从教,诠释一段父女变同事的佳话……他是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的王奎老师,1991年中师毕业后踏上了三尺讲台。31年的班主任生涯,王奎老师始终以一颗赤诚、奉献、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对待教学。他先后获得合肥经开区优秀班主任、区师德标兵、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以及与荣誉伴随而来的,更多的是挑战。下一步,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将为王奎搭建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更多的班主任形成共同体,在家校共育、心理辅导、学困生转化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
架起沟通桥梁他是学生心灵的守护人
“小小(化名),能听到我说话吗?现在开始上课了……”
今年4月下旬,新冠疫情再次袭来,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开启了短暂的线上教学。除了完成规定的语文线上教学任务,每天晚上,作为班主任的王奎还会拨通学生小小父亲的电话,单独为小小再上一次语文课。据了解,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王奎在家访过程中得知了小小的家庭情况,在没有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他和其他学科老师坚持了两个多月的电话授课,没有让小小落下一节课。
据介绍,在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像小小这样的留守儿童等“七类”学生占有不小的比例。一直以来,学校将家访作为促进家校互动、关怀体恤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群体)的重要途径。“我们班一共39名学生,其中‘七类’学生超过一半。”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身为班主任的王奎,更是将工作的重难点向“七类”学生群体倾斜:班级所有的学生每年最少家访一次,“七类”学生每学期至少家访两次,随时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家庭、学习和心理健康情况。在王奎的手机里,每一位“特殊”学生的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都被仔细标注,而通过一次次的家访,孩子们的心门逐渐打开,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在学校,他们敢于大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家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升。
1991年踏上教师岗位至今,王奎已扎根教坛31年。从一名普通农村小学教师,成为合肥经开区首届名班主任,他始终相信:只要用心对学生付出,就一定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多年来,王奎就是这样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做好学生心灵的“守护人”。
培养创新意识他是班级管理的有心人
在王奎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能说出道理即可。在他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她能够如此肯定其他班干部的优点,让王奎欣喜不已。理想的班级需要班干部的协助和全体同学的配合,仅靠班主任单枪匹马是难以奏效的。王奎常说,作为班主任,能够自主化、民主化管理班级,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他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非常注重培养和发挥班委会的作用。
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小组长……每学期伊始,班委会的民主选举同步拉开帷幕。每位学生都可以选择一个职位进行竞聘,并发表竞聘演说,提出目标和具体做法。之后,全班同学对竞聘人进行投票选举,某一职位票数领先的同学当选。不仅如此,在王奎的班级里,所有学生都可以轮流当一天的值日班干。值日当天,班干不仅可以对全班的事务进行督促和监管,还能帮助老师协调班级所有事务。
现在,这些“小助手们”逐渐成长了起来。很多时候,王奎只需要向他们提出要求,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他们自己去创造性完成。正如王奎所说,他的目的不仅在于发挥好小助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挖掘他们的组织能力与领导才干。“相信这样的经历会丰富他们的成长,成就他们的未来。”
专注教师成长他是徒弟心中的引路人
每天早上7点之前,王奎都会准时到校,经过简单的准备,开始一天的教学工作。下午放学送完路队后,他还要批改作业、备课,5:30左右才能离开学校。31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如今,王奎的女儿同样也在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任教,两人是父女、是同事,也像是“师徒”。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王奎将太多的时间和关爱奉献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正是他对教育梦想的坚守与担当,才深深影响了女儿的职业选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中,两人常常交流教学心得,女儿工作中的每一件烦心事,他都尽力帮她排解;女儿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让他倍感欣慰。
同样的,作为资深语文教师,王奎为学校年轻教师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2020年10月,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启动新一轮“青蓝工程”活动,年青的黄老师正式向王奎“拜师”。“黄老师刚走上讲台时,因专业不对口,她对语文课堂教学信心不足。”针对黄老师的实际情况,王奎通过上示范课和随堂听课等方式,及时指导她熟悉教学流程,交流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策略,不断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班级管理方面,指导她要以班委会为抓手,不断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坚持陪同黄老师家访,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黄老师常常感叹:“只要师傅在身边,我就有了主心骨。”
“教育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没有捷径。”30余载用心育人,王奎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践行“把每一位孩子都放在心上”的教育理念。未来,他还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吴化国王连生杨小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