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肥东县城——店埠,这座小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直在蜕变。林立的高楼鳞次栉比,如画的公园随处可见,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惠民的设施应有尽有……与之一起变化的是,走进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一股股浓郁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随时都能感受到这座小城焕发出来的新时代文明风貌。
热闹街头
漫步街头,物景整洁有序,车人各行其道,就连原先破旧的电表箱也进行了巧夺天工的“换装”——彩绘成了街头新宠。一个个融入包公卡通形象创意的彩绘电表箱,不但成了宣传文明的新阵地,而且成了传承包公廉政文化的新载体,和店埠河沿岸的包公文化林遥相呼应,让清正之风时时吹在肥东的大街小巷。蓝底黄字的“潮汐停车位”、黄蓝相间的“口袋公园”、高低相宜的长条座椅等“民生套餐”时不时映入眼帘。更可喜的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你会发现,乱扔垃圾的人少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人多了;出口成“脏”的人少了,热心助人的人多了;乱闯乱占的人少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多了。文明守礼逐渐成为小城人民的生活习惯,文明创建就像春风细雨,浸润着小城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一言一行,滋养着“文明之花”美丽绽放。
小巷深处
肥东县城在向外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撇下旧时的老城区。老城区的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户,每一个小巷都进行了精心打磨,用心改造,充满人情味,焕发新活力。来到富民街,街面洁净美丽,店铺多样,街口拱形门招牌上的“富民街”字样颇具港式特色。缓步入街,抬眼望去,用大理石拼出的“囍”字、爱心图样,让人流连忘返。沿街整齐分布着喜糖铺子、婚庆用品、干果炒货店等多家商铺,在四季轮回中欢庆着中国传统节日。梦圆巷内,一面面文化墙上展现的书法、绘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让悠长曲折的小巷古色古香又活力四射。近几年,县政府先后对小城10条“背街小巷”进行整体改造。柏油路面,虽不宽,但干净整洁;崭新的墙面,虽不大,但洁净清爽。再加上统一的店招牌,污水净化处理,亮化照明,每一条小巷都有各自特色。走入一条条小巷深处,看那檐前飞阁,听那温润笑语,想那心爱之人,心中满满的亲切与欢喜,就像阅读一篇恬静古雅的散文,吟诵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斑马线上
“奶奶,我们老师说了,不能乱闯红灯!”斑马线的一头,一位红领巾拽着一位老奶奶不让她过马路。“噢,奶奶下次注意。”那位银发的老人家赶忙退回来,手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乖孙女,真懂事。”说完,老人家望着红色信号灯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小女孩胸前的红领巾在朝阳的映衬下格外鲜艳,一张小圆脸更加红润了。我和几个等红灯的人齐刷刷向小女孩投去赞许的目光,都会心地笑起来。
绿灯亮了,转向的几辆车子静静地停在斑马线外,行人在斑马线上有序地走着,小女孩拉着奶奶的手蹦跳着一路欢歌,宛如树头百灵鸟的歌声婉转动听。
尘世风韵,新时代文明徜徉在小城的时光长河中,温馨相随。小城的一次次巨变,一道道风景,沧海桑田。一座经济实力、文明引力和文化魅力融为一体的文明小城已屹立在庐州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