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傍晚,受强降雨影响,位于蚌埠高新区黄山大道与天河路交口附近,由西向东方向的转弯路段出现路面塌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5日上午前往现场了解到,事发时过往人员及车辆不多,未有人员伤亡报告。目前,塌陷原因调查和回填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现场路面塌陷出现坑洞
5日上午9时许,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塌陷现场看到,在事发路段的南侧路面上,出现一个大坑。记者观察发现,坑洞直径四米左右,最深处近两米。塌陷路面周围沥青层出现多处裂痕,塌陷处形成一个大洞,路面的沥青、中层的混凝土和沙石全部落入坑内。坑洞中暴露出的部分沙土、混凝土块有水流冲刷的痕迹。在坑洞周围路面,出现较长的裂痕,有继续塌陷的危险。坑口边缘还有一处较为清晰、整齐的切口。现场有人员称,此路段不久前进行过一次修复,这是维修痕迹。
记者注意到,沿塌陷路段多块道路警示牌已经围成一圈,现场值守的蚌埠市市政设施管理服务中心一位刘姓巡线人员告诉记者,他是4日晚上七点接到信息后立即赶来的。到场后,他立即布设道路警示牌,为了防止出现次生安全事故,他在此值守一夜,“虽然一夜没睡,但是保证了由此经过人员的安全,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满眼血丝的刘先生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发后第一时间,该险情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发现,随后他立刻报警并站在路上,提醒身后过来的机动车及电动车注意安全。
处置排查原因及时修复
在事发现场,蚌埠市市政设施管理服务中心项目部负责人杜厚义介绍,经现场勘查,初步推断这处道路塌陷原因是地下管网出现渗漏,泥土经过不断冲刷造成流失后出现地下空洞,导致路面没有稳定支撑而塌陷。杜厚义向记者介绍:“按照道路养护原则,这块道路由谁负责养护,就由谁来出处理方案。鉴于这一块儿属于蚌埠高新区,下一步会由该区拿出维修方案。”
随后,蚌埠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广际带领多名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据他介绍,6月4日晚路面出现塌陷不久,区管委会及交通、公安、住建、城管等多部门人员冒雨来到现场,鉴于当时不能进行维修作业,就在现场设置了警示标志。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5日下午开始封闭道路,进行地下管网排查,尽快找出塌陷具体原因,并以此处塌陷为基础,扩大路面修复面积,再进行填平,“整体施工作业开始后,应该在一个星期左右可以完工,届时这处路面可以恢复正常通行”。权梦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