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舌尖上的人间
  □六安桂人庆
  外婆最爱用香椿炒鸡蛋,新摘的香椿,要用竹篓遮好,不能被风干,否则香椿叶里积蓄的水分会流失。采摘后,要放在箩上拣择,掐去坏叶、烂叶、黄叶,只留下最清鲜嫩绿的叶,用以炒食。在老式的灶子上生火,架上几根新柴火,锅里下姜丝,蒜。接着哐哐捣开鸡蛋,倒上嫩滑的蛋液,摇锅,滑上三圈,待汁液吃进油,便是时候下香椿了,嫩叶和蛋液相遇,吸饱了葵花油的温厚香醇,食物和食物的味道奇妙地糅合,造就一种清甜而温香的风味。
  香椿炒鸡蛋,吃的就是这份舌尖上、心头上的温暖。外婆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无甚可吃,当吃到一顿香椿炒鸡蛋时,晚上做的梦都是甜的。
  山中人还爱烙饼,烙制的方法虽笨,但烙出来的饼却格外好吃,用外婆的话说,就是“有家乡味”,吃起来绵软舒心。到了秋天,新收了西葫芦,外婆会烙菜饼给我们吃。
  菜饼对于一般的饼来说,多在一个“菜“字上,依照各人的口味,在擀好的白面饼上摊好葫芦丝,用小块面团在饼上匀开香油、辣椒粉和葱花。西葫芦丝和葱花黄绿相映,夹着几分青白,掩映不尽的精美可爱。待油锅上的一层清油滋滋啦啦地响起来,锅铲一挑,饼落入锅间,四沿和锅缘完美贴合,落盖,加火。在炉灶间忙碌的外婆总算有了休息的机会,阿姊这时便在旁边帮外婆摇蒲扇,外婆有时候开心极了,便会给我们做醺酱,熬蛋花汤,以做烙饼的辅食。十五分钟,已经能听到一面烙饼在锅里刺啦刺啦的响起来,外婆利落地挑铲,翻面,等待菜饼最后的成熟。
  外婆说,开盖最讲究火候,最后一根柴火星快落时,也是开盖的最好时机。一掀,香气满屋,真是食客的无尽佳处。撕饼子也有讲究,不能急躁,也不能怠惰,得保有一份对食物的虔敬之心,毕竟一食一饮,既是农人的辛劳,也是山水的一份馈赠。撕饼慢食,品味至臻至纯的食之一刻。
  人们常说山水劳情,制作亦劳情,却仍有无数家乡人在饮食二字上摸爬滚打,在食物中寻找一份栖居的心情。食有食的缘分,人有人的造化,最戒不掉的是人间烟火气,是灯火可亲处的一碗热汤,喷香,温厚,生发着日子的无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