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5月25日省检察院召开的“‘三农’中的民法典”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作用,在助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法及时办理涉农民事检察案件、推进民事检察和解息诉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据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我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检察院一方面组织开展“检察蓝”协助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做好“护薪人”,引导人民群众依法护权,促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注意加强同人社部门、法院的沟通,积极参与工作推动、督导考核、专项验收等工作,通过协同履职促进问题的根治。2021年,全省共办理支持起诉1607件,同比上升19.48%,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1281件。
涉农民事案件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全省检察机关依法及时办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土地承包、人身损害赔偿、借款、用工及工资支付等纠纷案件,有效解决了一批涉农民事纠纷。其中2021年共受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劳务合同纠纷等申请监督案件1300余件。
此外,我省检察机关还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民法典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基本精神,以“检察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开展了民事检察和解息诉专项行动,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释法说理等方式,加大息诉和解力度,力促案结事了人和。2021年,全省民事检察部门共促进和解息诉668件,组织公开听证277件,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并成功救助45人。铜陵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时,因申请人年纪较大、家庭困难,检察机关到其所在的村委会召开听证会并启动司法救助,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等参加或旁听听证,既推动争议解决又做到普法宣传,效果良好。
发布会上,李卫东在回答记者有关民事检察部门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法典》的提问时表示,检察机关将践行民法为民思想,依法办理劳动争议、医疗纠纷、涉农领域等申请监督案件,办案中注重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积极开展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工作,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促进案结事了人和。检宣(详见AI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