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菜市作为城乡公共配套设施,是最基本、最具烟火气的民生场所。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6月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省商务厅会同住建、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有关部门,聚焦解决菜市不同程度存在的“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问题,研究制定《文明菜市行动方案》,推动菜市“换新貌”。
菜市改造分三阶段
目前全省共有城区菜市886个、乡镇菜市1593个。2011年以来我省利用中央和省级资金,对部分菜市进行升级改造,硬件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一定改善,但“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文明菜市行动方案》将开展菜市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并提出3个阶段目标:2022年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的40%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新建菜市按照文明菜市要求对标建设;2023年,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全部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2024-2025年,全面巩固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全省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为保障文明菜市行动顺利堆进,省级层面将统筹中央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未达标菜市完善硬件设施;达到标准的,按照改造和新建投资额30%的标准给予支持,改造的最高可获30万元、新建的最高可获50万元资金支持。
逐个破解四大“顽疾”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厅会同住建、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有关部门,制定文明菜市行动工作指引,目前已形成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待进一步完善后尽快印发。
工作指引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逐一解决菜市存在的四大顽疾。
强化排风控源,突出抽排风设备配备、公厕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等,重点解决菜市“臭烘烘”问题。督促市场开办者在菜市完善垃圾储运设施,建立定时收集、集中存放、及时转运制度,根据菜市运营时段特点,对菜市运营高峰时段加密垃圾转运频次,防止垃圾堆存时间过长造成外溢和散发异味。同时督促菜市加大内部公厕保洁,勤刷、勤冲、勤洗,消除异味。
强化划行规市,突出上下水设施、排水槽、排污管道等改造提升,以及干湿商品交易区分离、抽风机配备,重点解决菜市“湿漉漉”问题。
强化清洗消杀,突出地面硬化处理、卫生保洁、清洗等,配足使用照明设施,重点解决菜市“黑乎乎”问题。
强化规范管理,突出划行归市、专物专区、场内管理、周边整治等,重点解决菜市“乱糟糟”问题。比如科学合理地设置菜市各种交易区、加工区,统筹设置农户自产自销区、辅助生产区、公共服务区等。同时规范停车管理,优化菜市内外布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和泊位,维护菜市周边交通秩序。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