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体检有烦恼,专业代检有妙招”“大病小病,代检帮你搞定”“信誉代检,不成功不收钱”……代检,即代替他人完成体检。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不少代检中介,他们为有体检需求的客户提供“枪手”,代替客户完成体检,其业务涵盖入学、入职等各类体检项目。他们宣称,全国各地设有网点,“只要交钱,保证一路绿灯”。(6月8日《半月谈》)
代检犹如考试作弊,危害极大,也是极不诚信的表现。从事实来看,“代检市场”不仅存在时间长,而且生意兴旺,如何才能根治“代检”这颗毒瘤?
代检是有市场需求的。一些人的身体健康不符合要求,却想要某份工作,为了在体检方面过关,于是找别人代检;有的企业招聘无视法律规定,在体检上加码,再加上代检中介夸大宣传,搞得求职者心烦意乱,急于要寻找代检。这些因素叠加让代检市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代检中介更是明目张胆,且称保证“健康”,百分之百保证代检成功,代检完成之后再收取费用。代检竟然如此“诚信”,反衬出背后的猫腻实在太多了。
代检市场“供需两旺”,要想铲除这个市场,需要从买卖双方、监管、执法等方面着手。从买方层面来看,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打消求职者的顾虑,防止求职者求助于代检;另一方面让求职者知道代检行为是不诚信的,其风险很大,从而停止寻找代检。
从卖方层面来看,则要对代检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于代检这一行为的监管、查处,因责任主体不明确,承担方式不够具体,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升级监管方式,同时,打好法律补丁。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让代检无生存土壤。
从监管层面来看,要紧盯医疗机构的体检行为,完善相关流程。当下,不少医疗机构体检流程管理并不严格,还有一些内部人员和代检中介勾结,暗中放行。从技术层面来看,体检系统也要改造升级,推行实名制体检,利用二维码、腕带、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加强识别精准性,从而将“枪手”挡在门外。从企业方面来说,则需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不能擅自增加体检项目,对于与工作无关的个人健康隐私,不得额外提出体检要求。一言以蔽之,对于代检市场要不断升级监管,严加惩处,标本兼治,从而使之彻底消失。王军荣/文陶小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