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成果转化”闯新路“科创策源”当先锋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参观了安徽创新馆,对安徽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积极进展表示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作为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载体,安徽创新馆从2019年4月24日正式开馆以来,就努力打造展示推广、转化交易、科技金融、人才培养四大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全力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科大陈旸等多名教授组成的团队,自主研制了高精度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在“冰立方”成功参与了冰壶赛事全程保障。赛事举办后,团队开始寻找项目承接场地,希望将这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进行产业转化。但是,对于专于科研的科大师生来说,寻找场地等并不是他们的专长。
  而此时,由安徽创新馆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第一小组,正深入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走访对接有关团队,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让好项目从高校走出来。对于陈旸教授团队项目,专班帮助其联系合肥部分县区,多次开展线上、线下对接,还同步对接市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跟进项目资金需要,推动该项目注册落地。
  开馆三年来,安徽创新馆发挥创新资源和服务优势,让省内外许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行产业转化,并努力支持这些科技成果得到更加广泛的市场应用。比如,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查丽莎与瑞士伯尔尼大学研发团队合作开发的动物免疫技术,就在安徽创新馆的帮助下,有序开展落地转化。查丽莎说,通过安徽创新馆的平台展示和引荐,团队与相关企业开展了合作,实现了第一项动物疫苗的技术转移,进入中试阶段。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位于合肥市的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紧急研发了人机共存的病毒消杀设备,能够针对地铁站点等场所消毒杀菌。在安徽创新馆的推介对接下,宾肯公司和多家轨道交通企业洽谈,逐渐在全国多条地铁线路上开展应用。
  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要让一颗颗创新成果的种子,成长为茂盛的森林,必须要给它们雨露阳光和肥沃的创新土壤。
  作为安徽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安徽创新馆三年来努力打造展示推广、转化交易、科技金融、人才培养四大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雨林”。
  在展示推广上,安徽创新馆从建馆之初的1200件展品,现已扩展至1800件。而这些代表“创新安徽”最高水平的展品,也在科交会等各类活动的精心推广中,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据统计,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期间,全省200余家企业近1000款产品参与了线上直播销售,销售额达1.4亿元。
  转化交易方面,安徽创新馆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并市场化运营合肥高新区等5个分级市场,服务企业7000余家次。安徽创新馆加强与德国弗朗恩霍夫协会、斯图加特大学等海外知名机构合作,引进江苏禾易、上海绿丞等近30家第三方知名服务机构线上线下入驻。开展“四进三就地”活动,走访中国科大、南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英伟达中国公司等省内外大院大所大企60多家,征集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200多个。2021年,安徽创新馆以中国(安徽)科交会为龙头,全年累计举办成果转化活动60余场,促成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金额约350亿元。
  为了发挥资本力量,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深交所安徽基地落户安徽创新馆。同时,合肥市“信易贷”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入驻、杭州璟佑资本等创投基金入驻,与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合作筹建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2022年2月,安徽科技大市场又开始探索并购重组等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继续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2020年,安徽创新馆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2021年,安徽创新馆从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宝公司等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招募团员,组建安徽科技大市场“技术经纪人服务团”,探索建立技术经纪人培养、认证、积分、进场交易闭环,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精准服务
  构建了高标准的平台和完善的创新体系,安徽创新馆还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精准服务。
  三年来,从最早的十个人团队,发展到如今数十人的规模,安徽创新馆的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加强自身建设,敢于主动担当,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的要求,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优服务。
  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展馆,安徽创新馆已经接待重要团组1800余批、社会参观近30万人次,向公众充分展示安徽最新自主创新成果,唱响安徽创新强音。三年来,安徽创新馆打造了“创新手拉手”公益科普活动,整合科学家、企业家等多方资源,开设“创新公开课”,为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打造科技创新的“盛宴”。
  而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2022年初,安徽创新馆创新探索“前店后坊”模式,运营首期15万平方米的云谷创新园,与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公司联手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场首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目前,该园区已经引进北京思特奇、上海够快云库等20多个企业入驻,布局量子通信等十余个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筹建国内一流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街。
  下一步,安徽创新馆将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功能,为安徽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贡献更大力量。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