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14日7时许,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灵璧县朱集乡刘寨片区旱改水项目正式通水。此前,灵璧县朱集乡已于6月12日、13日,相继完成张家、岳巷、双杨3个村的片区通水工作。至此该乡旱改水项目区面积增加到七千余亩,标志着朱集乡2022年旱改水工程已经完成阶段性的胜利。
近年来,灵璧县朱集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地域实际,着力做好“旱改水”文章,精心打造“稻花香”品牌,大力提升“民心工程”。2021年,灵璧县“旱改水”项目率先落户朱集乡星光村。在乡、村、企业三方共同协调配合运作下,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利用两个月时间,先后建成机井、泵站、桥涵、沟渠、倒虹吸、砂石路等基础配套设施。该乡通过对现有的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进行“旱改水”改造,水稻喜获丰收,亩产已达1600斤左右,亩均收入2000余元,比过去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每亩平均增收1200元左右,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民三方共赢。
为扎实推进“旱改水”项目,扶持壮大水稻产业规模,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朱集乡紧紧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抢抓政策机遇,以“耕地提质增效”为目标,加大旱改水项目实施力度,先后在刘寨、张家、岳巷、双杨四个村成立“旱改水”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走村入户向广大群众宣传“旱改水”项目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以及取得的丰收成果,现场解答群众疑惑,打消群众顾虑,凝聚群众共识。
马东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