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3版
发布日期:
合肥市螺岗小学——
70余年初心不改甘当新时代教书育人育人““螺丝钉螺丝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经75年风雨,一代又一代螺小人以无悔的执着书写出人才教育的美好诗篇。近年来,合肥市螺岗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发挥特色课堂这一主要阵地,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从传统的螺丝钉精神,到培育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螺小在深化教育改革、厚实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
  党建引领 注入发展“红色动力”
  每月10日,合肥市螺岗小学的主题党日活动如期而至。6月10日下午,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沈德发为全体党员上党课,党课之后,党员教师们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直以来,合肥市螺岗小学以党建引领指导学校教学、德育等工作,将学校这个教育“重地”打造为党建“高地”。
  面对部分特殊学生,党员教师与其交流、一对一辅导,做好他们的安全管理和跟踪教育工作;对于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学校党支部在精准摸排后,为孩子们提供暖心服务;疫情期间,防控工作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少不了党员教师的身影,做到守校有责、守校尽责……作为学校的特色党建活动之一,“红烛党建引领行动”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党建工作从“无形”变为“有形”,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活力,党建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
  目前,合肥市螺岗小学拥有46名教师,其中党员教师占比近一半。为了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学校创新开展党员干部示范课,年轻教师通过观摩党员教师的课堂教学,向他们“取经”“学艺”,既调动了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有利于年轻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从1947年建校至今,合肥市螺岗小学已经走过了75年的办学历程。“从茅草房到红砖房、再到楼房,几代螺小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处处展现着螺丝钉精神。”校长沈德发表示,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全体党员教师将牢记育人使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螺丝钉精神传承下去,形成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促使学校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向学生、家长、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扎根教研 专业发展结“硕果”
  李颖老师的《四个太阳》,方媛老师的口语交际《说新闻》,胡文文老师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合肥市螺岗小学2021-2022年度第二学期“学在瑶海活力教育”教研月安排表上,每位老师的课题及上课时间一目了然。
  教师是教育之本。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研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合肥市螺岗小学开展2022年“学在瑶海活力教育”教研月活动。在一次次的公开课上,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及素养得以充分展示,既夯实了教学基础,又凝聚了集体智慧,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除了公开课,我们还对学校的年轻教师进行不定期的推门听课,发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合肥市螺岗小学教科研主任葛巍巍说,公开课、推门听课,以及各类听评课活动已成为学校常规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助于打造扎实、高效、活跃的课堂。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合肥市螺岗小学的46名教师中,各级骨干教师就占了三分之一,在这背后,是学校对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追求。
  一本简单的聘书,寄予着师傅们师道传承的责任。一直以来,合肥市螺岗小学坚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同时,学校组织各级、各类培训活动,进一步扩大教师外出学习的辐射效应,提高培训成效,引领教师共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高质量促进教师成长。今年,学校共有6个课题成功立项,其中合肥市级2个、瑶海区级4个,课题内容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解压、劳动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手工等,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教研热情。
  近年来,合肥市螺岗小学及师生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30多次,省、市级奖项200多次,区级奖项上千次,学校成为瑶海区十所名校之一,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教育教学成果。据统计,合肥市螺岗小学2016、2017、2018届每届毕业生考入1、、重点示范高中的占比达24%。
  减负提质 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合肥市螺岗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开始了:16:10-17:10为普惠托管,本校老师辅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17:20-18:10,学生可继续选择普惠托管,也可参加个性化课程。
  “学校一共18个班级、770名学生,目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达到765人,基本上实现了全员参与。”合肥市螺岗小学教科研副主任王志宏介绍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由家长自愿选择参加课后服务项目。
  “双减”,不仅是减“量”,更要在减“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质”。“双减”减去的是学生过重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课内外负担,增加的是学生的睡眠锻炼时间;减少的是重复机械的作业,增加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类作业。“双减”之后,学校实现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在提升作业设计质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上创新思考,大胆实践。”王志宏表示,为规范作业设计、统筹作业总量,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同时,倡导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足球、篮球、非洲鼓、硬笔书法、乒乓球、编程、卡漫……在课堂学习之外,不论是个性化课程,还是社团课,孩子们都能根据爱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其中,更是不乏具有螺小特色的优势课程。近年来,合肥市螺岗小学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示范学校”等,孩子们在各类运动中强健了体魄,也培养了勇于拼搏的运动精神。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先后斩获全国中鸣超级轨迹赛冠军、全国计算机表演赛冠军、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等奖项,四名学生荣获瑶海区区长奖,展现了螺小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育并举 “编织”孩子美好未来
  藤编、毛线编织、麻绳编织、棉绳编织,在合肥市螺岗小学孩子们的巧手下,普通的编织材料“变身”为帽子、树叶、小怪兽等,让他们感受到了发挥想象、巧妙动手的乐趣所在。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美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2021年,合肥市螺岗小学结合自身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学生需求,以“用心编织明天的太阳”为课程特色,将编织这一传统手工艺术开发成校本课程,把编织课程排入课表。一、二年级着力于毛线编织;三年级着力于麻绳编织;四年级着力于棉绳编织;五、六年级着力于纸藤编织。
  每一件栩栩如生的作品都是螺小学生创造力和活力的体现,每一个小细节则是螺小用心育人教育理念的凝聚。
  “编织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凝聚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灵巧和智慧。”合肥市螺岗小学教学处主任窦学文说,学校将编织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小学生对编织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为学校开设编织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编织材料很容易获得,通过这门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劳动美,育新人。劳动教育同样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近年来,合肥市螺岗小学将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编织”相融合,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学校开展了以“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为主题的立德树人固本行动系列劳动节活动。假期里,“宅”在家中的学生们制作趣味口罩、打扫卫生、做一顿饭,将“劳动最光荣”转化到每位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螺小学子们心中的劳动之花悄然绽放,为五育并举写下了生动注脚。
  未来已来,在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的道路上,合肥市螺岗小学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朝着目标笃定前行!张启宝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