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民在当地航拍时,发现一座距离市中心约20里的小村庄,疑似有护城河包围。村名叫土城,村里老人回忆,村子四周确实曾围有土墙。《康熙宁国府志》记载,宣城有温城,“城东二十里,唐刺史温璋所筑,今存遗址。”土城就是温城?文物部门初步踏勘,未发现古城遗址,无法判断,但发现不少疑似商周时期的陶器碎片。
土城是温城?
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丁店村土城组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村子面积不大,全村有三四十户人家。“航拍时,这个村子四周都有水系,好像是它的护城河一样。”宣城市民李诚(化名)对记者说,在拍摄过程中,他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村子里还有疑似古代遗留的土墙。李诚说,《康熙宁国府志》中有记载,“温城,城东二十里,唐刺史温璋所筑,今存遗址。”李诚怀疑,土城村所在地就是曾经的温城。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通过地图查询发现,土城村离位于宣城老城中心的谢朓楼正好约20里。
6月13日,记者来到土城村,村民家一排排楼房,看不出古城的印迹。为什么村子叫土城村?难道以前这里是一座土城?村口一位70多岁向姓老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村子四周遗留不少土墙,几乎把村子围了一圈,但现在已经几乎没有。
60多岁的万明好老人告诉记者,从西边进入土城村有一座桥,现在叫破连桥,以前叫破城桥,因为有河流过,村子以前还有码头,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土城村东南角,有一片小树林,万明好说,这边小树林所在的几十米长小山包就是曾经的土墙。“以前土墙中间还有壕沟,像是打仗用的,现在看不到了。”
温城还是破城?
那么,土城村到底是不是温城?6月1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宣城市方志馆。史志征集利用科三级主任科员王军查询了《康熙宁国府志》后告诉记者,卷十六古迹中记载,“温城,城东二十里,唐刺史温璋所筑,今存遗址。”从记载的内容看,温城在康熙年间就已只剩遗址。
记者查询发现,成书于南宋中期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有记载,温城“在宣城县东二十余里。唐刺史温璋所筑。大中十二年置营于此”。“置营”应是扎营的意思,据记载,温璋当年是受命到宣城讨伐叛乱。
王军告诉记者,《康熙宁国府志》在卷四城池中还有关于温城的记载,其中表示,在宣城“东有麻姑山寨、温城(唐刺史温璋筑,有温城庙)、破城(有破城桥,后改名古城)”。根据这一记载,温城和破城应不是同一个城,那么曾有破城桥的土城村,难道会是破城?遗憾的是,在《康熙宁国府志》中并未发现更多关于破城的记载。
土城到底是温城还是破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宣城市文物管理所了解到,土城村并不是文物保护点,也未在此发现过古城遗址,不能确定其是温城或破城遗址所在地。
6月21日上午,宣城市和宣州区两级文物部门到土城村进行了踏勘。在村民所说的疑似是古代遗留土墙的位置,工作人员表示,不能确定是人工砌筑的土墙。但在土城村南边多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有纹路的陶器残片,初步判断是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器的残片。由此可以判断,在商周时期这里曾有人生活,但也不能将这些与温城或破城联系起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