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蚌埠一位老人给当地120打去求助电话,但语焉不详,后来没了消息。蚌埠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值班员李亚楠凭借责任心,快速行动,与110实施联动,最终成功联系到求助人的家属,全程只用了10分钟。
据悉,6月14日傍晚,当时值班的调度员李亚楠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在一通听不太清楚的求助声中,老人称自己在蚌埠市一小区,之后就没有了信息。李亚楠告诉记者,当时从电话中的声音判断求助者在80余岁,无法交流,增加了施救难度。电话断掉后,李亚楠回拨4次,却无人接听。因担心求助者情况,李亚楠立即请求110协助查找来电地址。两分钟内,确定了求助地址,发现与求助者先前在电话中描述的地址并不一致。后在5分钟内联系上了求助者关联人,关联人为求助者儿子。李亚楠获得求助者地址后,本着为求助者负责的态度,调度救护车赶往现场。
蚌埠市120调度指挥中心、110及求助者关联人进行三方通话,在关联人描述求助者相关情况并无大碍,其可以负责送医后,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调回救护车继续待命。整个过程耗时约十分钟。
李亚楠表示,在日常接线、调度救护车的工作中,此类情况比较常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病人就是亲人”的态度,凭借20多年工作经验,李亚楠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尽力在最短时间内抓取求助者的信息,为病人争取最大利益,与死神抢时间。这也是她认为120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我们是病人接触的第一个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负法律上的责任,更要负起道德上的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身处地为求助者着想,从心出发,真正做到视病人为亲人。还要仔细甄别,把车辆用在最危急的病人身上。”
张胜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