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数十名厨比技艺,展现“皖美好味道”
  6月27日-2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2年“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厨艺技能竞赛在合肥举办。本次技能竞赛围绕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小吃)进行厨艺比拼。来自全省各地的近50名选手同台竞技,现场比拼。菊花豆腐盅、濉水红鲤、板栗酥……一道道小吃及菜品充分体现出了徽厨技艺和皖美风味,也承载着安徽名厨们对家乡美食的感情,以及在传承中进行创新的探索。
  【竞赛】“命题作文”拼刀功比风味
  今年初,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商务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开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推选活动。首批推出了200道特色美食,挖掘、传承和弘扬安徽美食文化。
  本次大赛共设置三个奖项。其中“百县名小吃”小吃制作项目需要参赛选手制作2道美食,道为指定的“百县名小吃-板栗酥”,道在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小吃名单中自选;“皖美好味道”经典菜制作项目,需要制作1道美食,指定为“皖美好味道-濉水红鲤”;“皖美好味道”刀工技术项目需要制作1道美食,指定为“皖美好味道-菊花豆腐盅”。
  因此,各组选手如何写好“命题作文”,便是最大的看点。在比赛现场,一组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纷纷展现独门绝技。创意、刀功、火候……每个方面都需要选手有扎实的厨艺基本功。最终,经过严格评选,29日上午各奖项正式公布并颁发。其中,来自亳州代表队的李万里获得“百县名小吃”小吃制作项目金奖;来自淮北的孟民获得“皖美好味道”经典菜制作项目金奖;来自六安的孙后明获得“皖美好味道”刀功技术项目金奖。
  【名厨】用心耕耘方有“皖美好味道”
  本次大赛刀功技术项目金奖得主孙后明是六安金寨一家酒店切配主管。虽然工作重心转向了管理,但基本功他可一点儿没落下。“豆腐太嫩,横刀切起来还容易,再换成竖刀,豆腐就特别容易倒,难度很大。”孙后明说,豆腐的底托差不多只能留1cm高,每次下刀得非常准,才能保证它在水中呈现出好看的菊花绽放状,“心细手稳特别重要。”
  来自淮北的孟民中学毕业后到饭店做学徒,如今已有30多年“厨龄”。因入门师傅是一位来自南京的女大厨,所以他最擅长的菜是淮扬菜。孟民喜欢琢磨新菜式,也愿意外出交流切磋。就比如让他拿下金奖的这道濉水红鲤,在形、色、味,包括保鲜时间上,孟民都琢磨出了小诀窍。如果不是受60分钟比赛时长限制,孟民会焖烧一个半小时,“‘千滚豆腐万滚鱼’,这样才能最入味。”
  让亳州代表队的李万里拿下“百县名小吃”金奖的是指定小吃板栗酥以及他自选的蒙城油酥烧饼。虽然都是板栗酥,但李万里使用了更为复杂的明酥皮技艺,一层面一层油制成酥皮,裹上制作好的板栗馅儿。他还别出心裁地使用了海苔将板栗酥进行了两道捆扎,一下油锅板栗酥便展开了形状,如同富有层次的莲藕一般。对于制作点心,他的理解是“难不难取决于对自己的要求”。
  一道道美食和名小吃的背后,正是有一位位肯钻研、善传承、爱创新的名厨,“皖美好味道”才能不断孕育出新,包罗万象,并且厚植家乡的风土人情,让人久久难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