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刘红老师
心系学生忘我奉献立德育人


  神采飞扬、话语铿锵地给学生们讲函数的奥妙,谈数轴的神奇。殊不知,这位老师刚做完手术不久,身体还未完全康复——这是他作为一名老师对岗位的坚守;有个别学生处处与老师作对,影响班级班风,他没有进行简单的批评,而是给予理解和信任,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回归正轨——这是他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以德化人上的智慧应用……他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刘红,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二十五年,是合肥经开区首届名班主任、合肥经开区师德标兵,并多次获评合肥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包容理解 勾画师生信任的底色
  年,刘红从中师毕业后,来到庐江县的一所农村初中,既教数学又教英语,既做班主任,又承担学校办公室的工作。2015年,刘红因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突出教学水平,以当年绿色通道考试第一名的佳绩加入合肥经开教育大家庭,来到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
  从教多年,刘红老师一直认为,教育要有同理心。“在教学上,所谓的同理心,就是老师要理解学生。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指责。”刘红介绍道,班里曾有一名男生总是处处跟老师作对,刚发的校报,看都不看就撕掉;要提交的材料和表格,也不记得带。针对这个孩子,刘红不是批评了之,而是帮他解决问题,带着他去办公室打印填表;课堂上,给他展示的机会。慢慢地,这个孩子回归正轨,班级氛围也越来越好。
  “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优秀的品质,给予他们理解、尊重与包容。只有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学生也愿意信任老师”。在刘红看来,教育有时很艰难,有时又很简单,只要牢记两句话就可以了: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刘红老师现在带的是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班里部分同学情绪或焦虑或懈怠。面对这种情况,刘红老师尝试每天安排一位同学上台发言三分钟,说方法谈感想,分享顾虑,直击问题。“这个‘三分钟发言’后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很喜欢这种形式”,刘红说,每次同学们都认真准备,一直坚持到中考前的最后一天,“相比较老师的被动说教,同学之间的宽慰与警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刘红老师的这些举措下,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变得更强了。
  爱岗敬业 谱写平凡教师的本色
  从走上育人岗位的第一天起,刘红就一直主动担当,“需要自己的时候,一定迎头上”,坚持敬业爱岗、爱生如子,把平凡的事情做得踏实一些,做得长久一些。
  在一次年初的体检中,刘红老师被查出肺部长了一个不明物体。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切除并进行观察治疗。同事们也都劝他请假就医,可是刘红老师拒绝了。那时,他担任毕业班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课。他说,毕业班的课程不能落下,还是再等等吧。这一等就到了中考志愿填报,直到那时,刘红老师才有时间住院。术后休养没多久,刘红老师再一次被委以重任,担当毕业班的班主任,再一次冲在了最前边。
  “爸爸,你今天回来,明天还要走吗?”女儿的这一问,让平时善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德育主任无言以对。由于和家人不在一个地方,刘红老师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如果周末有工作,他更没时间回家了。每次离家前女儿依依不舍的目光,让他既心疼又愧疚。
  对于自己和家人,刘红老师牺牲了很多。但是,当他用心付出帮助学生进步时,当他见证学生发展越来越好时,当他收获家长的真诚认可时,他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从教25年,育桃李无数,刘红分享道,“有的学生毕业多年,见到我还是很亲切,一起回忆以前的时光;有的家长和学生,我们已经成为朋友;还有很多学生,可能名字都记不清楚了,但是当收到他们发来的节日问候时,足以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美好,以致忘记工作的劳累与繁琐。”
  家校共育 夯实学校办学的特色
  去年,由刘红老师参与主持的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顺利结题。在刘红老师看来,家校共育是孩子实现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良性互动。
  全员家访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的办学特色。刘红老师认为,通过家访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还可以面对面与家长沟通家庭教育方法,以便与家长一起做好针对性教育。为了达到家校共育、有效地指导家长,通过课题研究,刘红老师表示,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约谈家长等方式进行个别交流、私人订制;也可以通过家长会进行共性指导、批量处理;还可以通过组织教育专家进校进行专题报告,集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是面对面的线下交流,也可以是利用新技术作线上沟通。
  不过,针对家庭教育已经出现一些问题的学生,刘红认为,老师家访显得尤为重要。他班里曾有一名学生,学生和家长经常发生矛盾,家长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甚至会撕掉孩子的作业,孩子也逆反不愿意上学。这时候,班主任出面干预,通过多次家访与家长面对面耐心沟通,在家庭教育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逐步缓和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这名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大大改善,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方式方法不当,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看客,而应该是其中的亲历者”。在家长会上,刘红会多次向家长强调,要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营造一个和孩子一起奋斗的家庭氛围,成为孩子奋斗历程中的“同志”。刘红也希望,在家校共育方面,自己能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给家长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指导,帮助更多的家庭。
  寒暑易节,春去秋来。刘红老师送走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又将迎来更多崭新的面孔。“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未来,刘红老师将继续坚守育人岗位,无问西东,坚定地为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