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社会组织成立时轰轰烈烈,运营一段时间后就陷入停滞状态,沦为“僵尸型”社会组织。日前在一家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合肥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呼吁,新成立的社会组织一定要维护好、运营好。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合肥市民政局已经撤销登记38家社会组织。
日前,合肥市一家行业协会举行成立大会,合肥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洪奇为该协会授牌后表示,希望协会成立后能维护好、运营好,避免成为“僵尸型”社会组织。
洪奇介绍,在合肥市民政局登记的市本级社会组织共有717家,后期撤销登记49家,注销登记172家。目前,合肥市本级社会组织处于正常存续状态的为496家,其中社会团体376家、社会服务机构115家、基金会5家。
每年上半年,民政部门会对社会组织进行年度检查。今年开展的2021年度社会组织年检基本结束,参加年度检查的社会组织共有397家,其中确定为合格的372家,基本合格的20家,不合格的5家。
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合肥市民政局依法对38家市本级社会组织给予撤销登记,其中包括合肥电镀协会、合肥市球迷协会、合肥市马术运动协会等社会组织。“等于‘拉黑’了,对相关社会组织发起人的个人信用等级也是有影响的。可以说,这个处罚是很重的。”合肥市民政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说。此外,社会组织的退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据介绍,社会组织也是一类法人主体,就像企业一样有生有死。对于结束历史使命、符合注销登记情形的社会组织,经清算后,民政部门按法定程序办理注销登记。例如,合肥市民爱社会工作服务社、合肥市华南城食品商会、合肥市滨湖爱心服务车队等社会组织都按规定办理了注销登记手续。
2021年以来,合肥市本级社会组织累计注销登记51家,整改25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殷志强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