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克劳斯·穆勒4日说,如果德国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且今年冬季不遭遇异常寒冷,德国现有天然气储备届时可维持一到两个月。作为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举措之一,德国联邦政府批准建设的德国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已于4日在德国北海海滨城市威廉港开工。
现有储备可维持一两个月
穆勒先前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于7月关闭接受年度例行维护,这意味着俄罗斯供气将暂停。穆勒4日接受德国丰克媒体集团采访时表示,德国现有天然气储备可维持一到两个月。
依据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本月1日发布的数据,德国天然气库存约为其储气能力的61%。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联盟对俄实施六轮制裁,均未涉及俄天然气。欧盟理事会上月27日批准一项规定,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今冬前至少达到其储气能力的80%,并在下个冬季前达到90%,且成员国之间可共享天然气。
2011年建成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是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主要管道,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6月中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说,因德国西门子公司未及时向俄方交付送修的气体压缩机组等原因,俄气被迫减少“北溪-1”天然气管道输气量。按西门子方面说法,受加拿大对俄制裁影响,西门子无法把设备交还俄气。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一名发言人4日说,德方正就西门子设备在加拿大的相关情况与加拿大和欧盟委员会磋商。
另外,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发言人还表示,“北溪-2”输气项目被暂停后仍留存在管道内的天然气不能使用,因为这一管道未能获得认证。
“北溪-2”是一条从俄罗斯绕过乌克兰、经波罗的海直达德国的天然气管道,从评估到铺设完成耗时超过10年,共耗资110亿美元,由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国企业共同出资。受俄乌局势变化影响,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月22日宣布暂停“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认证程序。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已开工
德国联邦政府批准建设的德国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已于4日在德国北海海滨城市威廉港开工。
德国能源巨头尤尼珀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劳斯-迪特尔·毛巴赫发表声明说:“威廉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迅速获批、得以尽早开工,彰显对本国(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性。”
威廉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期每年处理75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满足德国约8.5%的年需求量,计划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投入运营。
威廉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将是德国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在此类接收站,作业人员将运抵码头的液化天然气卸下并转移储存,再作气化处理,按需压入天然气输送管道。
德国有关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讨论已拖延几十年,但从无定论。美国政府近年来多番游说德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尽管其成本要比从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高得多。
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推动德国政府下定决心“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放慢淘汰化石燃料的脚步,以确保本国能源供应稳定。
环境保护团体一直强烈质疑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项目。
尤尼珀公司是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在西方因乌克兰危机对俄施加多轮制裁后,不得不中断与俄方能源合作,包括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及其他几家欧洲能源企业共同投资的“北溪-2”输气管道项目。
俄方近期减少对德供气,加上天然气价格因乌克兰局势高涨,德国能源企业和民众财务负担陡增,政府担心能源供应不足,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重新获得关注。
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