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中国女排新周期首次“小考”
阵容有惊喜难题挺头疼
  3比1击败韩国队后,中国女排结束了本届世联赛分站赛的征程,最后三场比赛的连胜与排名第四的战绩,为征战接下来在土耳其安卡拉举行的总决赛打下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基础。不过在赢球后,蔡斌表情依然有些严肃,正如他在赛后所说:“这次世界女排联赛检验了之前漳州集训的成果,锻炼队伍、磨合阵容,也发现了问题。”
  新核心出现
  早在6月刚刚出发前往赛地时,不少球迷就问:在头号得分手朱婷缺阵时,谁能担当中国女排新的核心?12场比赛过后,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李盈莹。
  一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李盈莹便扮演了朱婷头号帮手的角色,虽然球队当时的战绩算不上理想,但这个00后小将却得到了宝贵的历练。世联赛第一阶段,天津姑娘“全勤”,总得分超过200分,成为中国女排最依赖的得分点。在与美国、巴西等顶尖强队过招时,李盈莹遭到对手的“重点照顾”,这在以往是朱婷才能享受的待遇。
  “教练一直说,在场上要‘忘我’,我感觉自己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谈及个人发挥时,李盈莹表示。三站比赛中,小姑娘虽然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甚至连续出现后攻踩线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仍是中国队最大的亮点。
  在为新核心冒头高兴的同时,蔡斌不忘强调,球队仍要靠团队打球,“以中国女排目前的人员配置,没有副攻的牵制是不行的,进攻的速度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他还透露,在未来的比赛中,可能在主攻位置使用新的人选,以确保一传到位率,分担核心球员的压力。
  “断电”成怪圈
  “记住,在场上不要去等对方失误,落后的分要靠自己追回来!”对阵韩国队的第二局,蔡斌在技术暂停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已经不是蔡指导第一次在比赛间歇向队员提出类似的要求,而每当他这么说,基本上都意味着中国女排处于连续丢分的“断电”状态,这也是目前教练组遇到的最大难题。
  从第一场对阵荷兰队起,中国女排便陷入“比赛中突然断电”的怪圈,似乎总要在比赛的某个时段“玩”一把心跳:一传失误、进攻下网、快球失配、轮次错误……“我们在某些技术环节的处理上还有些稚嫩,比赛节奏把控方面也需要提高。”蔡斌用安卡拉站不敌泰国队的比赛作为例子,“那场球,我们在各个技术环节的数据都领先,最后却没有拿到希望的结果,说明目前球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压降失误率。”
  即将开始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将面对意大利队。谈及这个对手,蔡斌表示,球队会在赛前全面分析对手,尤其是头号得分手埃格努。对于未来,球队仍将按照计划步步为营,“巴黎奥运周期刚刚开始,我们会客观分析球队在比赛中的亮点与问题,继续努力。”
  《新民晚报》记者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