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朱蕾
曾几何时,在大街小巷穿梭的交通工具,不是汽车、摩托车或电动车,而是自行车。
那时,时间很长,车马很慢。总有扎着小羊角辫的小姑娘坐在自行车的大横杠上,年轻的父亲大手把着车龙头,吱呀吱呀踩着车蹬。
那时,街上最流行的就是“凤凰牌”自行车。一个男生穿着熨帖的有棱有角的白衬衫,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大街小巷穿街而过,显得格外精神,人们纷纷侧目;男女恋爱,男孩骑着自行车,女孩穿着花裙子坐在后座上,双手轻轻环绕他的腰,这是恋爱的标配;清晨上班的人流伴着数以千计的自行车,“叮叮当当”按着同一个节奏,浩浩荡荡驶向岗位。
那时,少年最爱吹着口哨,大声呼喊,炫耀自己的车技。他们浩荡凛然蹬车冲上高坡,又呼啸俯冲而下。他们得意地把自行车龙头左右摇晃,甚至双手伸展开故意作飞翔状,以显示自己非凡的车技。车轮在他们脚下飞速转动,青春的荷尔蒙肆意地在空气中飞扬。他们的衣服鼓胀如帆,头发在风中飞舞凌乱,开怀的笑声明朗了天空。有时,他们只是单纯沉醉在骑车出行方式里,成群结队或者孤独一人骑车走几十公里。青春铿锵,世界摇晃旋转,少年迎风而上,仅仅是为了享受御风骑车的快乐。若是骑车碰上崎岖的山路,他们敏锐的神经感觉更加刺激,在山路上猛踩猛蹬,蹬车前行让少年们有种征服驾驭的英雄感。此时的少年仿佛已经化身成勇猛的战士,身下的钢铁车架在他的指挥下像野马一样在沙场驰骋。
车,自行车,是那时很多人曾经的记忆。
骑车送孩子们的父亲们已经老去;骑车的潇洒男青年,已经大腹便便;吹口哨的少年已经稳重不语;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年轻姑娘们,青春不在;拖着鼻涕的孩童已经悄然长大。那些自行车轧过的路,那些自行车驮过的人都已经变了模样。
一辆凤凰自行车骑过,车轮下是一代人曾经炙手可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