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梅雨季“挥手”作别三伏天“招手”欲来
  7月11日,江淮大地又迎来了“火辣辣”的一天。当天,气象部门官宣安徽出梅。对于坊间认为今年是“空梅”的说法,气象专家表示不过是梅雨强度偏弱罢了。出梅后,安徽进入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盛夏期。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时间全省大部高温在线,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官宣出梅梅雨季降水显著偏少气温偏高
  11日上午,省气象台宣布安徽出梅。中午,合肥市气象部门也发布了出梅的消息。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认为今年是“空梅”。对此,气象专家解释,今年我省总体上梅雨量显著偏少,梅雨期降水分布不均。总体来看,今年我省梅雨强度等级偏弱,“可以通俗地说‘少梅’,并不能说是‘空梅’。”
  据介绍,今年我省沿江江南6月19日入梅,较常年偏晚4天;7月11日出梅,与常年(7月10日)接近;梅雨期22天,偏短3天;梅雨量141毫米,偏少61%。江淮之间6月23日入梅,较常年偏晚2天;月11日出梅,与常年(7月12日)接近;梅雨期18天,偏短3天;梅雨量108毫米,偏少58%,为近十年最少。
  气象专家指出,今年梅雨形势不典型,梅雨期6月19日至21日沿江江南、月23日至25日全省自北向南、6月27日至28日全省自北向南、6月29日至7月1日沿淮淮北东部和沿江江南、7月4日至6日全省及7月10日合肥以北地区先后出现6次过程性降水。尽管总体降雨量偏少,但局地降水强度大。
  此外,今年梅雨季全省平均气温29.4℃,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2.9℃,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其间高温与强降雨天气并存,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高温日数分别为8天和6天,其中江淮之间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四多。
  盛夏到来未来一周全省以高温天气为主
  出梅后,安徽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盛夏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安徽大部都将“高烧不退”。
  据省气象台监测,11日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以晴天为主。0~16时最高气温:沿淮淮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34℃~37℃,其他地区37℃~39℃。全省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广德,达到39.9℃。当天,广德市气象部门发布了级别最高的红色预警。记者查询省气象部门数据,11日全省共有72个站点达到高温标准,其中有44个站点越过37℃。显示最高气温的地图上,红彤彤一片。
  气象部门预计,12日至13日全省以晴天为主;14日至16日沿淮淮北有一次雷阵雨过程;17日至20日全省自北向南还有一次雷阵雨过程。未来一周,全省以高温天气为主,11日至15日全省大部分地区、16日至17日淮河以南最高气温36℃~38℃,局地可达40℃左右。
  周一出梅,本周六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共有40天,其中初伏是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是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间是中伏,从7月26日至8月14日,长达20天。一般来说,三伏中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这一时节天气会开启“蒸烤”模式,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罗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