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破解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难题,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坚持“党建引领、村社一体、村企共建、多方共赢”发展思路,在全省率先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已完成1500余亩土地平整、水系联通,1942块“零碎田”,变成了517块“大块田”,有效实现了“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统一整理、统一流转、统一耕种,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引水难”、农业机械“通行难”、精耕细作“管理难”、粮食产能“提高难”,田间产出率低、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四难三低”问题,实现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推进过程中亮点频现。
突出“党建引领”。在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中,从项目地点的确定到项目设计,通过党小组会议申请、党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议事会初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广泛征求意见,层层审核把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党员和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是政策“宣传员”、工程“监督员”、矛盾“化解员”,各个环节体现出“党性力量”,“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在这块黄土地上创新推进、彰显活力。
突出“群众参与”。在“小田变大田”改革推进中,项目所在组群众承诺书签订率100%是硬性指标,每个环节和过程都体现出“群众主体性”。通过“五议三公开两参与”程序,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并邀请农民代表、“五老”乡贤、妇女代表等共同参与方案制定、工程监管、项目验收等全过程,实现村两委统筹协调、村民当家做主。
突出“机制创新”。探索“组界确界、户权确亩”土地流转机制,针对农户田块之间“大小不一、质量不一”现状,创新“户权确亩、消除四至”做法,组织农户对整治后的“大田”逐块测量面积,将农户零散承包面积并入“大田”,最后由“村民小组会议确定、农户签字确认”确定农户承包面积。为获得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黄铺村在工作中探索出“双向承诺”机制,村承诺“一不变两就高”:一是小田变大田后保证每家每户实际所承包的亩数不变;二是土地流转租金保底,同时比照周边村市场行情不设上限,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付给群众土地流转租金。三是土地流转租金与粮价挂钩,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兑现流转租金,让广大群众吃下“定心丸”。
突出“资源整合”。在实施“小田变大田”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充分发挥1+1>2的放大效应。按照“规划标准统一、资金多元整合、集中连片治理,整体协同推进”的原则,黄铺村积极整合高标准农田、小流域治理、“四宜”特色村镇、退宅还耕、美丽乡村、衔接资金项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等,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为做活“接二连三”后半篇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担当奉献”。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过去老百姓“一天一锄头、三天一条沟”,经常为田边地头“多吃多占”闹得不可开交,这种现象在黄铺村已成为“过去时”。在“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推进中,黄铺村从村书记、村两委成员,到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始终把保障大户、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组界确界、户权确亩”和道路沟渠建设过程中,不存“私心”,不谋“私利”,不怕“吃亏”,有力保障了改革试点快速推进。
王熊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