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得到过很多帮助,所以更懂感恩
  罗子君是无为中学一名应届高三毕业生,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报考了安徽科技学院。7月15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的记者来到罗子君家,她告诉记者,自己想做一名老师或会计,想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最重要的还是不忘初心,去回馈祖国和社会,尽全力完成自己的梦想,去帮助更多来自贫苦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女孩。”
  10个月大时就失去母爱
  在无为市姚沟镇章罗村田埂边,有一幢没有刷外墙的2层红砖房,屋内陈列简单,一台冰箱是客厅里最好的家电,这就是罗子君生活了18年的家。7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罗子君家时,罗子君挽着父亲老罗的手臂站在自家房前等候着记者的到来。
  2004年12月,罗子君出生在这幢红砖房里,她10个月大时,母亲离开这个家,至今杳无音信。“我一直没有见过妈妈。”罗子君记得,小时候,她也被同学嘲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当时是奶奶护着她。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罗子君说,自己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还能否见面就随缘吧。”
  母亲离开的时候,罗子君太小,并不知道母亲离开的真正原因,奶奶也鲜少提及。“应该是因为家里太穷了,条件差吧。”采访间,父亲老罗回忆说。
  2005年,也许是因为妻子的突然离开,让老罗备受打击,患上了精神疾病。在此之前,老罗是一名瓦匠。罗子君回忆,父亲患病后精神无法控制,常常摔东西、骂人。“我很害怕,爸爸一生气,我就躲到树底下。”
  罗子君的记忆中,父亲常和别人打架,回家时满身伤。“奶奶常常要向别人道歉,因为爸爸在路上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后来很多人知道他患病了,就没有人找他干活了。”
  为此,罗子君一家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多年来,依靠低保生活。老罗说,目前,父女两人的低保加在一起,一个月有一千块钱左右。
  奶奶省吃俭用供孙女读书
  母亲离开,父亲患病,年迈的奶奶把孙女抚养长大。罗子君回忆,奶奶为自己做饭、洗衣服,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她。还一直省吃俭用,节省出来钱作为她上学的费用。“奶奶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十年。只要家里有什么要花钱的事情,她总是说‘要省着花,小子君上学还要钱呢’。”
  罗子君说,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她却会经常鼓励我,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罗子君小学、初中时的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2019年中考,她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无为中学。
  罗子君家红砖房堂屋一角,有一个燕子窝,每年燕子都会飞来这里。正对着大门的桌子上,放着罗子君爷爷、奶奶的照片。爷爷在罗子君上小学时就已经去世。2020年9月,罗子君最亲密的奶奶也因为患食道癌而离世。奶奶的离世对罗子君打击很大,她的学习成绩一度下滑厉害。“这一次高考也没有考好,我非常难过。有好心人劝我,人生要向前看,大学有很多机会,又是一个新的平台。”
  患病多年的父亲常年依靠药物维持情绪稳定才能正常交流。当年的五口之家,如今只剩下罗子君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两层高的红砖房略显空荡。
  求学路上得到很多人帮助
  “愿世间再无贫苦。”谈及自己的家庭情况时,罗子君如是说。7月15日,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开进无为中学,罗子君也在这次助学行动中主动报了名。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罗子君填报了安徽科技学院,目前正在等候最终录取结果。
  在求学的路上,罗子君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有时候爸爸晚上突然发病,奶奶怕吓到我,就让我去村上哪家哪家去睡觉,一连好几天都不能回家,这样的情况有过很多次,我吃过很多人家的饭。”
  “亲戚、村里的干部们一直关心我、照顾我,对我关爱有加。上高中以后,班主任、学校对我也有很多的资助。我非常感谢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学费发愁过。真的是非常感谢。”回忆起自己一路的求学经历,罗子君表示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非常感恩。
  接受教育对罗子君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那样:‘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只有灵魂变得充盈,内心变得强大,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才能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回馈社会和国家。”罗子君说。
  这个暑假,罗子君也没有闲着,仍在努力学习中,她已经提前在学习英语四级词汇,为进入大学后的考试做准备。“上大学也许是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吧,或许有很多机会与更高的平台,或许能有更多的途径去抵达未来,我很期待大学的生活,期待遇见新的同学。学习上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夯实基础吧,希望能学习到更多技能,丰富自己,不留遗憾地度过大学生活。”罗子君说。舒语亭罗阳光华震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许佳摄影报道